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綜合試題及答案(18)


特別推薦: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知識點歸類記憶
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綜合試題及答案(18)
一、選擇題
1、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含義是(A、B、C)
A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fā)展
B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C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D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理論武器
E中華民族團結振興的精神支柱
2、毛澤東思想基本形成的主要標志有(A、D)
A農村包圍城市理論的提出 B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完善 C三大法寶思想的形成
D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初步闡述 E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提出
3、中國共產黨內在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來解決中國革命實踐中的問題上,曾經出現過的主要錯誤傾向是(A、D)
A教條主義 B實用主義 C盲動主義 D經驗主義 E自由主義
4、20世紀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期,中共黨內的主要錯誤傾向是(A、B、C)
A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 B把共產國際決議神圣化 C把蘇聯經驗神圣化
D把中國革命經驗神圣化 E把馬克思主義庸俗化
5、集中毛澤東思想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主要著作有(B、C、D、E)
A《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B《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
C《論人民民主專政》
D《論十大關系》
E《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6、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的基本方面包括(B、C、E)
A統一戰(zhàn)線 B實事求是 C群眾路線 D解放思想 E獨立自主
7、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有(B、C、h)
A為人民服務 B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C理論聯系實際
D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 E密切聯系群眾
8、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有(A、B)
A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C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 D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E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
9、中共二大制定的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綱領的內容包括(A、B、C)
A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
B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
C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D消滅資產階級,實現無產階級專政
E建設社會主義,漸次達到共產主義
10、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包括(A、B、C.D)
A工人階級 B農民階級 C城市小資產階級
D民族資產階級 E大地主大資產階級
更多模擬試題、考試技巧歡迎至文章底部免費下載。
或
【掃描關注微信公眾號“成考自考考試資訊”,獲取實時資訊、免費資料】
二、簡答題
1、毛澤東思想為什么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首先,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歷史活動。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就是對全黨和全國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因而凝聚了黨和人民的集體智慧
其次,在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黨的許多卓越領導人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主要表現在:他們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對中國革命和建設各方面經驗所做的系統的總結,或者補充、豐富、發(fā)展了毛澤東論著中的許多觀點,或者與毛澤東的某些觀點交相輝映;此外,黨中央集體總結革命經驗、提出重大理論原則、制定重要政策,經過實踐檢驗證明是正確的文件和文獻,也是黨中央集體智慧的結晶。因此,毛澤東思想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全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2、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條件是什么?
第一,舊民主主義革命屢遭失敗,資本主義道路在近代中國走不通。中國革命呼喚新的領導階級。這是轉變的歷史條件。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fā)展,這是轉變的經濟條件。
第三,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工人運動的發(fā)展,這是轉變的政治條件。
第四。,新文化運動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這是轉變的思想條件
三、論述題
試述毛澤東思想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
答:毛澤東思想作為一種具有獨創(chuàng)形式和內容的理論思維,是一種歷史產物,是應時代的呼喚和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的。
首先,毛澤東思想的產生和形成,是近現代中國社會和革命運動發(fā)展的客觀需要和歷史產物,近代中國社會狀況決定了中國需要進行一場深刻的社會大革命,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封建主義的統治,改變舊的生產關系,解放被束縛的社會生產力。 而要實現這種大革命,就需要先進的科學理論的指導。歷史曾證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前的社會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先進階級的科學革命理論作指導。而作為中國人民完整的革命理論的毛澤東思想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適應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繼續(xù)發(fā)展的需要而產生的。
其次,新的社會生產力的增長和工人運動的發(fā)展,為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近代工業(yè)和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工人階級是近代中國新的社會生產力。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民族工業(yè)有了初步的發(fā)展,中國工人階級的隊伍開始不斷地壯大。 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由于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zhàn)爭,暫時放松了對,卜國的控制,中國民族工業(yè)在此期間獲得了較快的發(fā)展,因而中國工人階級的隊伍也隨之迅速發(fā)展起來。五四運動后,中國工人階級開始成為中國革命的基本動力和領導階級,中國工人運動的發(fā)展,一方面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另一方面也為馬列主義的傳播及其中國化提供了物質基礎和階級條件。
第三,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播與引進,為毛澤東思想的產生和形成準備了思想理論條件。1915年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偉大的啟蒙運動和思想解放運動,它啟發(fā)了中國人民的民主主義覺悟,為中國先進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響,進而為馬列主義的引進與傳播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 1919午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消息傳到中國之后,引起了中國思想界的巨變。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把眼光轉向俄國,開始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并初步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俄國革命經驗重新考慮中國問題,最終形成了適合中國情況的正確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馬列主義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理論淵源。
第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是毛澤東思想的產生和形成的實踐基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和前提,毛澤東思想作為一種科學的理論體系,只能來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偉大實踐,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這次偉大實踐活動的正反兩方面經驗的理論總結。 離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實踐活動,毛澤東思想就成為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不可能產生、形成和發(fā)展。
最后,20世紀前中期世界和中國政局的變動,是毛澤東思想產生和形成的時代背景。毛澤東思想產生和形成于20世紀前中期,當時時代的主要特點是戰(zhàn)爭與革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造成了革命形勢,隨后俄國爆發(fā)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影響和推動了世界其他國家的革命運動。由于中國特殊的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不能走“俄國人的路”,因而把馬列主義的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形成適合于中國情況的科學指導思想,就成為時代的基本要求,毛澤東思想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和形成的。
更多模擬試題、考試技巧歡迎至文章底部免費下載。
或
【掃描關注微信公眾號“成考自考考試資訊”,獲取實時資訊、免費資料】
最新資訊
- 備戰(zhàn)成人高考:專升本考試醫(yī)學綜合模擬題(3月3日)2024-03-03
-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6套考前模擬卷2021-10-21
-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英語考前模擬練習題2021-10-21
-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古詩集錦(二)2021-08-19
-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古詩集錦(一)2021-08-19
- 2021成人大專語文模擬試卷2021-08-13
- 2021年成人高考考專升本《英語》模擬練習(十二)2021-06-04
- 2021年成人高考考專升本《英語》模擬練習(十一)2021-06-04
- 2021年成人高考考專升本《英語》模擬練習(十)2021-06-04
- 2021年成人高考考專升本《英語》模擬練習(九)202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