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解析


課程推薦:2014年公務員課程7天免費學 :基礎精講 高效強化 高效押題 專項特訓
個性課程:2014年公務員個性輔導:申論批改 技巧專講 沖刺密卷 個性定制
1.根據“給定材料1、2”的內容,整理一份供有關負責同志參閱的材料。(30分)
要求:概述全面,觀點鮮明,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超過500字。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農民集體用地被國家征用,農民利益得不到滿足,導致農民上訪現象增多,甚至出現了對抗事件。河北北焦村和西營村土地征用情況就比較有代表性。北焦村土地征用的基本情況為:第一,幾乎所有耕地都已被占用,目前僅余30多畝耕地;第二,農民獲得的補償費用過低,無法彌補農民的損失。
西營村土地征用的基本情況為:第一,補償費用低;第二,目前為止,征地的學院只付給西營村補償費用總額的1/3;第三,村委會違反《農村委員會組織法》,賤賣土地,導致大量村民上訪。
有老師認為,造成農村土地征用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低價征收、高價出售,從中獲利;村委會賤賣土地,農民沒有權利為自己的土地定價;土地補償不足以支持農民創(chuàng)業(yè),政府沒有為他們建立合理的安置和社會保障制度。
這些問題的存在,使無地無業(yè)農民增多,直接影響到農民生活、農村發(fā)展、農業(yè)穩(wěn)定,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針對這些問題,我國政府已出臺《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規(guī)范審批權,并對補償作了新的承諾,該社會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
2.“給定資料7”提出了“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的問題。請結合“給定材料3~7”,談談對“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應從哪些方面評價。(15分)
要求:分條作答,簡明扼要,不超過200字。
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價“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這個問題:
(一)復墾土地,確保耕地量;
(二)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三)閑置土地的有效利用;
(四)控制商品住房人均用地量;
(五)土地的再利用與再調整;
(六)存量土地的規(guī)模量化;
(七)適度的施肥、灌溉,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3.本題僅限報考行政執(zhí)法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作答。
(1)給定材料中談到了排土場、尾礦庫的綠化,“空心村”、磚瓦窯場和工礦廢棄地的整治,請概括說明這些做法的目的和意義。不超過200字。(10分)
這些做法的目的和意義:
一、加快復墾速度,提高廢棄用地的使用率,保護土地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能力;
二、通過植樹造林,增加綠化面積,控制揚塵污染,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三、整治“空心村”、廢棄地,增加耕地面積,實現耕地占補平衡,使農民獲得更多實惠。
這些措施增加了農民的耕地,促進了土地的合理使用,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也改善了周邊農民的生活,降低了其他相關社會問題的治理成本,這對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和土地的可持續(xù)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2)根據“給定資料6”,試分別解釋“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義。(15分)
存量土地:是指現有城鄉(xiāng)建設用地范圍內的閑置未利用土地和利用不充分、不合理、產出低的土地,即具有開發(fā)利用潛力的現有城鄉(xiāng)建設用地。
地荒:是指城市建設用地的供應量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的問題。
4.本題僅限報考省級(含副省級)以上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作答。
(1)“給定資料2”提到“把土地轉讓市場區(qū)分為兩大類進行交易”,請進一步說明這兩大類市場怎樣區(qū)分,并談談在這兩大類市場中怎樣解決“農民沒有權利為自己的土地定價”的問題。不超過200字。(10分)
這里的兩類市場是指公益性用途的土地市場和商業(yè)性用途的土地市場。
在這兩大類市場中,要解決“農民沒有權利為自己的土地定價”的問題,需采取如下措施:
一、打破農村集體對土地的壟斷,把土地使用權固化到農民個人身上,使農民在轉讓土地時有討價還價的定價權利。
二、打破政府對土地一級市場的壟斷,允許企業(yè)進入到土地一級市場進行商業(yè)性用途土地的交易,使農民在轉讓土地時有討價還價的機會。
(2)假如中央有關部門成立聯合檢查組,對地方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請列出此項檢查所查的主要內容。(15分)
此項檢查需要考慮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審核征地的面積,檢查對農民土地的面積核算是否準確;
二、根據當地的經濟水平,確定征地的價格是否合理;
三、根據被征地農民近三年的平均產值及征地后的實際產值,確定土地補償費能否彌補農民的生活需要;
四、檢查補償費是否按標準發(fā)放,是否真正發(fā)放到了農民手中;
五、審核征地所興建的項目,以確保是否符合當地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是否符合環(huán)保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
5.請以“命脈”為題,寫一篇關于土地問題的文章。(30分)
要求:1.參考給定資料,自選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觀點明確,聯系實際,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3.全文不少于800字。
命 脈
土地乃生民之本。我們從“民以食為天”、“江山社稷”等俗語中,可以體味到中國古人對土地的重視。而西漢賈誼說的“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則更進一步說明了土地與人類的關系――自古以來,土地就是人類,尤其是農民的命脈。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民集體用地被國家征用,農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從而引發(fā)了一系列農民上訪,甚至對抗事件。與此同時,大量的農村土地被荒廢、閑置、污染,沒有得到良性發(fā)展和可持續(xù)利用,導致“地荒”假象的出現。因此,我們必須要在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切實地規(guī)范土地的征用流轉,有效地開發(fā)和保護土地資源。
那么,在土地的征用流轉過程中,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呢?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點:(l)土地資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價值難以有效發(fā)揮;(2)土地征用補償標準不合理,單純從短期來考慮農民以后的生活保障;(3)在土地征用過程中存在違法違規(guī)的操作行為,耕地征用程序不規(guī)范,將農民排擠于征地程序之外。有關人士指出,這些問題能否妥善解決,將直接影響農民生活、農村發(fā)展、農業(yè)穩(wěn)定。
當然,針對這些問題,我國政府已經下發(fā)了《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規(guī)范審批權,并對征地補償作了新的承諾。因此,各級政府要在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規(guī)范政府行為,注重土地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真正開發(fā)好、利用好和保護好我們的命脈――土地資源。
首先,地方政府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切實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fā),維護好廣大農民在土地問題上的切身利益,規(guī)范土地征用行為,加大征地過程中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查處力度。
其次,要建立健全土地征用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用法律手段規(guī)范農地征用用途,以市場為導向完善耕地征用補償政策,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同時還應建立一套完備的農地征用體系,確保土地用途管制落到實處。
第三,對于被征地的農民,按照《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給予補償費用后,仍達不到原有生活水平的,政府要給予補貼。對有勞動能力的失地失業(yè)農民,要為其提供各種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的便利條件。在實現就業(yè)的基礎上,盡力為其健全各類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體系。
第四,堅持可持續(xù)利用土地的方針,加大投入、加強管理,采用植樹造林、復墾綠化、整合利用等多種技術手段促進土地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允許和鼓勵農民以租賃、參股等方式參與土地收益的二次分配,獲得長遠穩(wěn)定的投資報酬。
總之,土地是農民、社會和國家利益的根本命脈所在,不可小視。尤其在當前的社會轉型期,我們要按照科學發(fā)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總結經驗教訓,采取多種措施,保護耕地,維護農民、社會和國家的根本利益,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
最新資訊
- 2015年吉林省公務員結構化面試真題及答案(6月17日)2015-06-18
- 2015年吉林省公務員無領導面試真題及答案(6月17日)2015-06-18
- 2015年吉林省公務員無領導面試真題及答案(6月16日)2015-06-18
- 2015年吉林省公務員結構化面試真題及答案(6月16日)2015-06-18
- 2015年湖南省公務員面試答案(6月14日)2015-06-15
- 2015年湖南省公務員面試答案(6月13日)2015-06-15
- 2015年河北省公務員面試真題及答案(5月30日下午)2015-06-03
- 2015年河北省公務員面試真題及答案(5月30日上午)2015-06-03
- 2015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答案(C卷)2015-06-01
- 2015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答案(B卷)201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