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家公務員 > 國家公務員備考資料 > 國考時政熱點:紅色文化

國考時政熱點:紅色文化

更新時間:2013-11-15 11:27:05 來源:|0 瀏覽0收藏0

國家公務員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國考時政熱點:紅色文化

  課程推薦:2014年公務員課程7天免費學 :基礎精講  高效強化  高效押題  專項特訓

  個性課程:2014年公務員個性輔導:申論批改  技巧專講  沖刺密卷  個性定制

  紅色文化從廣義上說,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創(chuàng)造的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先進文化。什么是中國夢?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理想。新的歷史條件下,只有緊緊圍繞實現中國夢的遠大目標,紅色文化才能不斷發(fā)展繁榮;只有不斷發(fā)展繁榮紅色文化,才能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chuàng)造的新文化

  中華民族有著輝煌的過去。然而,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華民族便逐漸陷入苦難的深淵,中國的文化軟實力也隨之跌到谷底。這是富有進取心和自尊心的中國人所不能接受的。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便成為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夢寐以求、舍身奮斗的理想。為此,中國的仁人志士首先選擇以西方資本主義為師。先有洋務派對于資本主義“長技”的仿效,次有維新派對于君主立憲制的追求,后有革命派對于民主共和制的探索。一直到陳獨秀、李大釗那里,起初也是主張以美國獨立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和俄國二月革命為“吾民之師資”,“以厚我共和政治之勢力”。但是,中國人民在資本主義道路上前赴后繼的奮斗,無一不以鎩羽飲恨而告終。

  同是搞資本主義,為什么西方可以而中國就不可以呢?這是因為,資本的邏輯是弱肉強食,是不知饜足的擴張。西方列強在侵略中國的過程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他們絕對不可能放棄在中國的既得利益,更不容許再出現一個獨立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來與之爭奪國際市場。20世紀初,美國總統(tǒng)顧問亨利?亞當姆斯曾不加掩飾地說:“決不能容許中國和亞洲實現工業(yè)化和政治上的獨立”;如果容許中國“以無盡藏的黃河流域的生產資料為供應的民族工業(yè)的體系成功地組織起來,對西方文明來說,將是不可思議的罪行”。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對于中國的意義,就在于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從而啟示中國人民:在資本主義已經形成世界體系的歷史條件下,必須跳到資本主義的體系和制度之外去尋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道路,必須在科學社會主義的指導下解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問題。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劃時代的重大轉折。從此,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始了全新的實踐進程。這一實踐從某種意義上說主要集中在兩條戰(zhàn)線:一是創(chuàng)造新社會,二是創(chuàng)造新文化。這種新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稱謂,如新民主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文化等。今天,我們可以概括地稱之為紅色文化。創(chuàng)造新社會的實踐為紅色文化的發(fā)展繁榮提供了生生不竭的源泉,紅色文化的發(fā)展繁榮則能動地推動著創(chuàng)造新社會的實踐,二者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下實現了高度的統(tǒng)一。

  紅色文化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經過近百年的建設發(fā)展,紅色文化已經形成一個博大精深的體系。分析這個體系的結構可以有多個角度、多種方法,但分析其意識形態(tài)結構則是根本性的工作。在這方面,最新的富有概括性的表述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其中,馬克思主義是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主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精髓,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基礎。這四個方面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從而科學、完整地揭示了紅色文化的本質特征。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曾將紅色文化稱為“中國人民學會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新文化”。他深刻地指出:“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边@是對紅色文化功能的科學概括。這種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指導思想上的主動。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有兩次歷史性飛躍,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兩大理論成果的創(chuàng)立和不斷發(fā)展表明: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不論風云如何變幻,我們都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不斷實現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二是精神狀態(tài)上的主動。有人曾用“睡獅”來形容五四運動以前的中國,這是對那時國人精神的被動狀態(tài)的形象描畫。然而,自從中國有了共產黨、有了紅色文化以后,這頭“睡獅”便一躍而起,把懵懂、萎頓遠遠拋到了歷史的垃圾堆。從李大釗、方志敏、楊靖宇、劉胡蘭到邱少云、雷鋒、焦裕祿,再到張麗莉、吳斌,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抗美援朝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再到98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將英勇不屈、奉獻犧牲、團結協作的精神詮釋得淋漓盡致。近百年來中華民族贏得的光榮和驕傲證明,紅色文化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復習備考國考預測題

  編輯推薦:

  2014年國考申論熱點:“以百姓心為心”

    2014年國考申論熱點:雙11透支

    2014年國考申論熱點:教學革新

    2014年國考申論熱點:韓泡菜將入遺

    2014年國考申論熱點:變革又到闖關時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國家公務員資格查詢

國家公務員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國家公務員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huán)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