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學考試文學類:“新聞評論學”筆記(2)


第二章 新聞評論的選題和立論
選題的含義(識記)
選題就是解決寫什么的問題。(對新聞評論來說,就是選擇所要評論的事物或所要論述的問題,也就是確定一篇評論所要評論的對象和論述的范圍。就一篇評論來說,選題就是確定論題,主要是指它提出的是什么問題,是針對什么問題發(fā)言的。)
立論的含義轉自環(huán) 球 網 校edu24ol.com
新聞評論的立論,就是指一篇評論的主要論斷或結論。(它是作者對所提出的論題的主要見解,是貫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統(tǒng)率全文所有觀點和材料的作用。)
選題和立論的選擇
選題和立論是新聞評論寫作過程中構思醞釀階段的兩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關系著評論的整體。兩者是相互滲透的,不能截然分開。人們在確定論題時,往往就同時考慮立論了。在一般情況下,選題在先,立論在后。
選題和立論也存在不一致的時候,在實踐中,甚至常常出現(xiàn)選題相同,而立論各異的實際情況。所謂立論各異,即論述同一論題,在不同時期,不同的讀者對象和不同性質的報刊,其中心思想和側重點并不都是一致的,也不可能和不應該強求一致。實際上,立論各異情況的出現(xiàn),正是由于立論的角度、針對性和側重點因時間、地點、條件的不同所決定的。
選題和立論在評論寫作中的重要意義:
首先,就評論寫作的過程而言,一般包括兩個步驟:一是構思階段的選題和立論;二是提筆階段的論述和說理。這就是說選題和立論是評論寫作過程的第一道程序,也是關鍵性程序,直接關系到評論的成敗。
其次,就衡量評論作品的標準而言,選擇和評價一篇新聞評論優(yōu)劣的最重要的標準是選題立論是否有針對性和迫切性。如果選篇立論不切實際,論述和說理再好也是徒勞無益的。
再次,就寫作思維而言,論題選擇得好,立論又有獨到之處,評論寫作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如古人劉勰所說:“經正后緯成,理定而后辭暢”,有助于提高寫作質量。
新聞評論的論題從哪里來?
其一,是當前的客觀形勢、輿論動向和宣傳任務,以及最近中央發(fā)布的重要決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這些不僅是選題的重要來源,而且有助于選題和立論體現(xiàn)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贏得人們的重視。
其二,是實際生活中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變革、新矛盾、新風險,以及來自廣大群眾和社會基層的呼聲和要求。這是新聞評論選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三,是重要的新聞事件和新聞典型。這是社會輿論關注的熱點,是結合實際引導輿論、發(fā)揮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評論選題富有新聞性和時代感。
根據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在選題立論上,我們必須警惕和避免兩種不良傾向:一是不動腦筋,照搬照抄文件,孤立地從文件中找題目,而不聯(lián)系實際,不作具體分析,不解決任何問題;或者反過來,不了解全國工作大局,自以為是,標“新”立異,以致使選題立論有意無意地跟中央精神“唱反調”。二是趕浪頭,“湊熱鬧”,大轟大嗡,人云亦云;或者反過來,拖拖拉拉,松松垮垮,不講究時效,缺乏預見性。總之,選題、立論務必遵循科學的思想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理論結合實際。
立論針對性的含義
立論的針對性,指的是立論能夠針砭時弊,針對不良社會風氣和傾向性矛盾,針對偏頗乃至錯誤思想,運用正面引導或批評論辯的方式對癥下藥,以促使矛盾轉化,幫助人們提高思想認識,產生積極的社會效應。
立論針對性的意義
立論有沒有針對性,能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是衡量新聞評論作品能否產生社會效應,能否促使事物發(fā)展的一項首要標準。立論具有針對性,能夠命中鵠的、言當其時,方能引起讀者的反響、共鳴和關注,進而發(fā)揮引導輿論的功能;反之,無的放矢,就事論事,隔靴搔癢,乃至無病呻吟,這樣的文字毋寧說是做文字游戲,只會浪費讀者時間甚至引發(fā)讀者反感,自然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價值。
立論前瞻性的含義
前瞻性指的是能夠及時洞察矛盾和預測將會出現(xiàn)的矛盾,盡早去探尋事物的內在規(guī)律及其發(fā)展趨勢,進而設想出解決矛盾的辦法和途徑,以便站在時代潮流的前頭引導輿論,推動事物的發(fā)展。
由頭的含義
所謂由頭,就是特指據此引發(fā)議論、印證論點的事實性材料。有了典型而又恰當?shù)挠深^,議論也就有了頭緒。只要由頭的事實構成新鮮引人,整理融合得好,且能在融合上生發(fā)獨到之見,即使老論題也不難引發(fā)出新意。)
立論角度的含義
立論角度就是指立論的落腳點和針對性。(事物的矛盾是復雜的,立論的角度自然也應該是多樣的。只有不斷探尋新的角度,隨著落腳點和針對性的變換,可以寫出各種角度的具有新意的文章來。角度的新穎與否,決定著議論的思路,有助于立論的深化,直接影響評論的質量和作用。)
立論針對性、新穎性、準確性的重要意義
立論有沒有針對性,能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是衡量新聞評論作品能否產生社會效應,能否促使事物發(fā)展的一項首要標準。立論具有針對性,能夠命中鵠的、言當其時,方能引起讀者的反響、共鳴和關注,進而發(fā)揮引導輿論的功能;反之,無的放矢,就事論事,隔靴搔癢,乃至無病呻吟,這樣的文字毋寧說是做文字游戲,只會浪費讀者時間甚至引發(fā)讀者反感,自然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價值。
立論的新穎性:就讀者的認識規(guī)律和閱讀心理而言,總是喜閱生動活潑、新鮮有力,且富有新意的文章;反之,也總是膩味那種滿篇人云亦云,空話套話,夸夸其談,言之無物的文章。
立論的新穎理應以準確為前提。這是立論的又一基本要求。立論違背了準確性,就失去使人信賴的基礎,甚至產生錯誤的導向,引起人們思想上和行動上的混亂。新聞評論作為傳媒引導輿論的重要新聞手段,其導向是否正確直接取決于立論是否準確無誤。立論準確,輿論導向方能正確,方能為黨和人民造福;否則就會給黨和人民帶來禍害。轉自環(huán) 球 網 校edu24ol.com
立論的針對性的具體內容和要求
1、針砭時弊,對癥下藥。(文章立論不僅切中時弊,而且對癥下藥,予以診治。應該說,立論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2、正視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矛盾。(事實表明,報紙宣傳尤其是新聞評論唯有正視實際矛盾,善于針對人們的迫切要求和疑慮落筆,并給予正確的引導和解決,才會產生積極的引導效果。)
3、善于觸及社會性的思想問題及其實質。(這不僅要求體現(xiàn)在著生批評不良傾向和風氣的評論方面,也還常常體現(xiàn)在正面引導乃至頌揚正面人物的評論之中。)
最新資訊
- 考前復習: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31)2025-03-31
- 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事件匯總2025-03-30
- 必背!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28)2025-03-28
- 考前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27)2025-03-27
- 考生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選擇題必背考點2025-03-26
- 考前沖刺: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匯總2025-03-26
- 備考25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頻考點2025-03-24
- 2025年4月自學考試公共課高頻考點2025-03-21
- 2024年4月自考本科備考須知:《英語二》高頻題型和答案示例2025-03-21
- 2025年4月自考本科備考須知:《英語二》核心考點和必記知識點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