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自學考試 > 自學考試備考資料 > 毛鄧三個代表概論:鄧小平理論

毛鄧三個代表概論:鄧小平理論

更新時間:2012-07-19 09:27:07 來源:|0 瀏覽0收藏0

自學考試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第三節(jié) 鄧小平理論

  一、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個重大理論成果。

  1982年黨的十二大,鄧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命題。

  1987年黨的十三大,比較系統(tǒng)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全面闡述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制定了“三步走”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等,初步回答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問題。這表明,鄧小平理論已經形成了基本輪廓。

  十三大后,國際國內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復雜困難局面。國際上,發(fā)生了震驚世界的蘇東劇變。在國內,各種深層次的經濟問題充分暴露出來,改革進入攻堅階段;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及隨后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也使我國的改革遇到了極大的困難。面對國際國內復雜艱難的局面,我國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1992年春,鄧小平視察南方,發(fā)表了重要談話。鄧小平南方談話精辟地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科學地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基本經驗,對當時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一些重大認識問題作出了深刻的回答,明確提出了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思想、關于“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的思想、關于“三個有利于”思想、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關于先富幫后富、共同富裕的思想等。這標志著鄧小平理論走向成熟,形成理論體系。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1999年3月,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正式把鄧小平理論作為國家的指導思想寫入憲法。這是我們黨和國家經過近二十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實踐作出的歷史性結論。

  二、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

  鄧小平理論貫穿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主題,深刻地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tǒng)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如何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是鄧小平的主要貢獻。

  它的主要內容有:

  (1)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理論。

  (2)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3)關于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

  (4)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此外,鄧小平理論還包括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發(fā)展戰(zhàn)略、民主政治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統(tǒng)一戰(zhàn)線、軍隊和國防建設、國際戰(zhàn)略和外交政策、祖國完全統(tǒng)一、黨的建設等理論。總之,鄧小平理論是貫穿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涵蓋經濟、政治、文化、黨的建設等方面比較完備的科學體系。

  三、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第一,鄧小平理論提高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guī)律的認識,是指導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指南。

  第二,鄧小平理論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根本保證,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第三,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個重大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fā)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2年高教自考網絡輔導課程招生簡章

?2012年7月自學考試成績查詢匯總

更多信息請訪問:自學考試頻道    自學考試論壇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自學考試資格查詢

自學考試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自學考試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huán)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