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二)”筆記(3)


試敘蘇軾詩歌的藝術特色
1、“以文為詩”是蘇詩的顯著特色之一,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氣格貫穿,如《石鼓歌》?!耙晕臑樵姟睂嶋H上靠以才氣為詩而獲得成功。
2、豐富的比喻,也稱“博喻”,如《百步洪》。
3、敏銳細致的觀察力與出色的文字表現力,平凡事物,一經其手寫出,給人以觸處生春之感,如《汲江煎茶》。
4、以才學為詩,體現為好議論、善于使事用典。有意識地以議論入詩,將對事物的形象感受與哲理思考結合起來。如《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5、蘇詩兼?zhèn)涓黧w而以七言為擅長,而且風格多樣,七絕清麗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P>
6、蘇詩的基本風格有二,一剛健的清麗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曠閑逸。高風絕塵才是其詩風的主導傾向,即一種超越世俗的審美境界。
試敘蘇軾詞在宋詞發(fā)展變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貢獻
一、簡述蘇軾詞對詞境的開拓
1、蘇軾以前的詞為應歌之曲子詞,多寫男女相思,寫花間酒下的傷別。蘇軾詞抒發(fā)磊落縱橫豪放之襟懷,擺脫花間詞婉轉之態(tài),為激越、豪放充分表現作者的人格個性。如《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P>
2、蘇軾把詞的題材取向從應歌回歸到表現自我,并從現實生活中擷取創(chuàng)作題材,故蘇詞多為感事之作,有的還采用詞題小序的形式確定表現的內容,交代創(chuàng)作動機。如《水調歌頭o明月幾時有》《定風波》。用記實手法寫自己的人生感受,使詞的抒情貼近現實生活,詞中的抒情人物形象與創(chuàng)作主題也由分離走向統一對應。使詞的創(chuàng)作走向正視現實、面向社會和真實人生的大道,極大地拓寬了詞的取材范圍。
3、蘇軾用詞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負、人生感慨、生活情趣、感受、山川景色擴大了詞境,把詞家“緣情”與詩人“言志”結合起來,詞品與人品得到了高度的統一和融合。
二、簡述蘇軾的“以詩為詞”
1、首先指的是詞所反映的生活內容的擴大,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體制,向“士大夫化”發(fā)展。
2、在蘇軾之前的“曲子詞”的曲子,基本上是“輕音樂”“軟性文學”。到蘇軾將詞題小序發(fā)展起來,做詞寓以詩人句法、引議論入詞、大量用經、子典故,突破音樂對詞體的約束,如《臨江仙》。蘇詞充分體現了文人的審美情趣,是典型的士大夫詞。
蘇軾以詩為詞的積極意義,在于改變了詞的舊傳統,增加了詞的內容,豐富了詞的體式,促使詞發(fā)展成為獨立的抒情詩樣式。
三、簡述蘇軾詞的風格
蘇詞的風格是豪放,蘇軾乃宋詞中豪放派的代表,但也有許多極清空幽秀的作品,風格是多樣化的。
1、豪放,如《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P>
2、婉約,如《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贝嗽~為悼亡之作,對亡妻的思念之情,置于生死兩茫茫的人生空漠的嘆喟中。
3、清曠,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最新資訊
- 考前復習: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31)2025-03-31
- 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事件匯總2025-03-30
- 必背!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28)2025-03-28
- 考前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27)2025-03-27
- 考生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選擇題必背考點2025-03-26
- 考前沖刺: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匯總2025-03-26
- 備考25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頻考點2025-03-24
- 2025年4月自學考試公共課高頻考點2025-03-21
- 2024年4月自考本科備考須知:《英語二》高頻題型和答案示例2025-03-21
- 2025年4月自考本科備考須知:《英語二》核心考點和必記知識點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