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自學考試 > 自學考試備考資料 > 自考《預防醫(yī)學》復習之名詞解釋:非物質環(huán)境因素與健康

自考《預防醫(yī)學》復習之名詞解釋:非物質環(huán)境因素與健康

更新時間:2013-03-14 14:52:57 來源:|0 瀏覽0收藏0

自學考試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自考《預防醫(yī)學》復習之名詞解釋:非物質環(huán)境因素與健康

非物質環(huán)境因素與健康

    非物質環(huán)境:是指人類在生產、生活與社會交往活動中建立起來的意識形態(tài)與上 層建筑體系,它由政治制度、經濟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人際關系、人口狀況、生活方式與行為等非物質要素構成,是人類通過長期有意識的社會活動,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質所創(chuàng)造的生產體系、積累的物質文化等所形成的人文環(huán)境體系。

    社會環(huán)境因素:是指存在于社會人文環(huán)境體系中的各種非物質要素的綜合,如社會經濟、宗教信仰、文化教育和人際關系等。

    心理因素:是指一個人的心理活動過程和與個性有關的因素。心理活動過程由認識過程、情緒過程和意志過程構成。個性主要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3個方面。

    個性:是指一個人區(qū)別于其他人的獨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氣質:即通常所說的脾氣,是個人在情緒發(fā)生的速度、強度、持久性、靈活性等心理特征的總和,也是人的情感體驗特點的綜合。

    性格:是指人類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穩(wěn)定、定型化(即一貫性)的態(tài)度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的行為方式。

    應激:是指人們面對困難與逆境而產生的壓力和反應。亦指機體與環(huán)境缺乏適應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又稱為心理壓力或緊張刺激。

    行為:是具有認識、思維能力的人對環(huán)境刺激所作出的能動反應,是心理活動的表現形式。

    行為醫(yī)學:由于行為活動比心理活動易于觀察,因此,通過研究行為、分析心理活動過程與健康和疾病的關系的學科稱為行為醫(yī)學。

    人際關系:是指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相互聯系與相互影響過程中形成的心理關系。

    情緒: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符合自己需要的態(tài)度體驗。

    酗酒:是指長期大量飲酒,令人產生身心依賴,不能自制,對個人健康或完成本職工作及社交方面產生不良影響的一種生活方式或行為。

 

?2013年高教自考網絡輔導課程招生簡章

?2013年4月各地自考報名信息

更多信息請訪問:自學考試頻道    自學考試論壇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自學考試資格查詢

自學考試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自學考試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huán)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