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網絡操作系統(tǒng)”復習資料(25)


1.WindowsNT的設計目標:①可擴充性 ②可移植性 ③可靠性 ④兼容性 ⑤性能
2.WindowsNT的結構:①系統(tǒng)用戶態(tài)部分(WindowsNT保護子系統(tǒng)) ②系統(tǒng)核心態(tài)部分(NT執(zhí)行體)
3.對象:對象是個抽象數據結構,在WindowsNT中用以表示所有資源。對象用來表示資源。
對象類:具有相同特性的對象可歸為一個對象類,對象是對象類中的一個實例。對象類是描述資源類型的。
對象的組成結構:對象頭和對象體。對象管理程序控制對象頭,其他執(zhí)行體部件控制它們自己創(chuàng)建的對象體。
4.WindowsNT進程的定義:一個程序的動態(tài)調用。
WindowsNT進程的組成:①一個可執(zhí)行的程序②一個私用的地址空間③系統(tǒng)資源④至少有一個執(zhí)行線程。
WindowsNT進程的特點:
④進程是作為對象來實現的。⑤進程要求至少有一個執(zhí)行線程。⑥進程沒設進程控制塊PCB,進程的控制和管理信息被放在進程對象的對象體中以及局限于進程的對象表中。⑦WindowsNT中的進程,不是處理機調度的基本單位,所以沒有必要區(qū)分進程的狀態(tài)。⑧當系統(tǒng)啟動時,系統(tǒng)為每一環(huán)境子系統(tǒng)建立一個服務器進程。每當用戶的應用程序啟動時,相應的環(huán)境子系統(tǒng)進程調用執(zhí)行體的進程管理程序為之建立一個進程,然后進程管理程序又調用對象管理程序為之建立一個進程對象。⑨進程管理程序不維護進程的父子或其他關系。⑩進程有內含的同步機制。
5.WindowsNT線程的定義:進程內的一個可調度實體。
線程的組成:①一個唯一的標識符,即客戶ID.②描述處理機狀態(tài)的一組寄存器內容。③兩個棧:用戶棧和核心棧。④一個私用存儲區(qū)。
引進線程目的:主要目的是要有效地實現并行性。多進程的方式雖然也可以實現并行性,但采用線程比采用進程實現并行性更方便、更有效。以UNIX為例,當一個進程創(chuàng)建一個子進程時,系統(tǒng)必須把父進程地址空間的所有內容拷貝到子進程的地址空間中去。對大地址空間來說,這樣的操作是很費時的,更何況兩進程還要建立共享數據。如果采用多線程要好得多,因為這些線程共享進程的同一地址空間、對象句柄及其他資源。
更多自學考試復習資料請您持續(xù)關注環(huán)球網校自學考試頻道!
最新資訊
- 考前必背!2025年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高頻考點2025-04-07
- 考前復習: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31)2025-03-31
- 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事件匯總2025-03-30
- 必背!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28)2025-03-28
- 考前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27)2025-03-27
- 考生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選擇題必背考點2025-03-26
- 考前沖刺: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匯總2025-03-26
- 備考25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頻考點2025-03-24
- 2025年4月自學考試公共課高頻考點2025-03-21
- 2024年4月自考本科備考須知:《英語二》高頻題型和答案示例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