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美學復習資料:名詞解釋(13)


68、靈感――是藝術家在意象創(chuàng)造中,由于各種心理機制、功能處于高度協(xié)調的自由狀態(tài)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奮、注意集中、情緒激動、想象力空前活躍的一種思維活動的境界。
69、美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美育,泛指自覺和非自覺的一切審美活動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影響人、陶冶人的教育功能,以及社會、學?;蚣彝ビ幸庾R地利用審美的特點對人進行塑造的種種教育活動;狹義的美育則專指與智育、德育、體育并列的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
70、寓教于樂(賀拉斯的美育觀)――是古羅馬的賀拉斯在談到文藝的功能時提出的一項原則。這項原則實際上是美育和道德教育相結合,同時又符合文藝的規(guī)律,要有魅力,直接給人以感動。
71、《美育書簡》――是1975年席勒發(fā)表的著作,在書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審美教育”的概念,并對美育的性質、特征和社會作用作了系統(tǒng)的闡述,這是第一部系統(tǒng)的美育著作。
72、審美教育――是以藝術和各種美的形態(tài)作為具體的媒介手段,通過審美活動展示審美對象豐富的價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的情感世界,從而潛移默化地塑造和優(yōu)化人的心理結構、鑄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種有組織的、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73、柏拉圖的美育觀――柏拉圖是從培養(yǎng)理想國合格公民的角度看待美育的。認為藝術起源于模仿,也會導致欣賞者的模仿,淫穢內容會把人們教壞,藝術作品應模仿一切好的人物和行為。他特別強調音樂的感化作用。
74、亞里士多德的美育觀――他認為悲劇有一種凈化作用,這種借憐憫與恐懼使情感得到凈化的作用也是一種情感的陶冶。他強調藝術凈化心靈的教育功能,并將藝術的審美功能與凈化心靈的教育功能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這對賀拉斯的“寓教于樂”有一定的影響。
更多自考動態(tài)請您持續(xù)關注環(huán)球網校自考頻道!
最新資訊
- 考前復習: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31)2025-03-31
- 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事件匯總2025-03-30
- 必背!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28)2025-03-28
- 考前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27)2025-03-27
- 考生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選擇題必背考點2025-03-26
- 考前沖刺: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匯總2025-03-26
- 備考25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頻考點2025-03-24
- 2025年4月自學考試公共課高頻考點2025-03-21
- 2024年4月自考本科備考須知:《英語二》高頻題型和答案示例2025-03-21
- 2025年4月自考本科備考須知:《英語二》核心考點和必記知識點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