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公司管理學》重點理論輔導:論述題3


試述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特點。
答:產品生命周期分為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投入期特點:產品剛進入市場,尚未被顧客接受,銷售額緩慢增長;生產批量小,研制費用大,產品生產成本高;用戶對產品不了解和不熟悉,需要多采用廣告,銷售費用較高,除仿制品外,產品在市場一般無同行競爭;
成長期特征:產品銷售量迅速增長;產品設計和工藝基本定型,可以大批量生產,產品成本顯著下降;對戶對產品有所熟悉,廣告費用可以相對減少,銷售成本大幅度下降,隨著產品和銷量的迅速增加,企業(yè)利潤迅速上升;競爭者開始仿制這類產品,市場開始出現(xiàn)競爭趨勢。
成熟期特征:市場需求日漸飽和,銷售量達到最高點;生產排量大,產品成本低;利潤將達到最高點;很多產品進入市場,市場競爭十分激烈;
衰退期特征:又有新產品開始進入市場,并逐漸代替老產品;除少數(shù)或個別名牌產品外,市場銷售量日益下降,利潤也在不斷下降,市場競爭突出表現(xiàn)為價格競爭,產品價格不斷下跌。
邁克爾波特的行業(yè)結構分析模型主要包括哪幾方面?
答:一個行業(yè)的競爭狀態(tài)主要是根據(jù)五股基本的競爭力而定的。這些力量匯集起來決定著該行業(yè)的利潤表和利潤潛力。這種最終利潤潛力是以投資資金的長期收益來衡量的。這五股力量是:現(xiàn)有行業(yè)的競爭強度、潛在的競爭者、替代品生產廠商、供應商和顧客。
(1)行業(yè)內部現(xiàn)在競爭者間的抗衡。行業(yè)內部的抗衡是指行業(yè)內各企業(yè)之間的競爭關系與程度;(2)潛在的進入者。對于一個行業(yè)來說,潛在的進入者或新加入者會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帶來新的物質資源,從而對已有市場份額的價格更具有競爭力;(3)替代品。替代品是指那些與本企業(yè)產品具有相同功能或類似功能的產品。在質量相等的情況下,替代品的價格會比被替代產品的價格更具有競爭力。(4)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對于行業(yè)中的企業(yè)來講,購買者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競爭力量;(5)供應者的討價還價能力,供應者通過揚言要抬高產品和勞務的價格或降低出售的質量,對作為購買者的企業(yè)進行威脅,以發(fā)揮他們討價還價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波特提出了行業(yè)結構分析模型,并從上述五股力量的角度展開對行業(yè)競爭力的分析。
最新資訊
- 考前復習: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31)2025-03-31
- 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事件匯總2025-03-30
- 必背!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28)2025-03-28
- 考前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27)2025-03-27
- 考生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選擇題必背考點2025-03-26
- 考前沖刺: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匯總2025-03-26
- 備考25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頻考點2025-03-24
- 2025年4月自學考試公共課高頻考點2025-03-21
- 2024年4月自考本科備考須知:《英語二》高頻題型和答案示例2025-03-21
- 2025年4月自考本科備考須知:《英語二》核心考點和必記知識點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