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企業(yè)會計學》筆記輔導:名詞解釋4


31、利潤:是企業(yè)在一定期間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經營成果。
32、長期應付款:是企業(yè)與其它單位或個人往來發(fā)生的,付款期在一年以上的債務,如應付引進設備款、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等應付款。
33、備抵法:按期估計可能產生的壞帳損失,列入當期費用形成壞帳準備,待壞帳發(fā)生再沖銷壞帳準備和應收帳款的處理方法。
33、永久性差異:是企業(yè)一定時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之間,由于計算口徑不同而產生的差額,這種差額在本期發(fā)生,并不在以后各期轉回。
34、會計報表附注:是為幫助理解會計報表的內容,而對報表的有關項目等所作的解釋,其內容主要包括:所采用的主要會計處理方法及變更情況,原因及其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非經營性質目的說明。有關重要項目的明細資料,其他有助于理解和分析報表需要說明的事項。
35、吸收合并:是指參加合并的企業(yè)中,只保留一個企業(yè),另外的企業(yè)都解散,合并后不再存在,只有存續(xù)企業(yè)一個法人,存續(xù)企業(yè)承受被解散企業(yè)的所有財產、權利和義務,繼續(xù)經營。
36、銷售利潤率:是衡量企業(yè)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銷售凈額×100%
37、存貨清查:是對在庫、在用、在途、出租、出借和加工中的商品、在產品、自制半成品、產成品、材料、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數量與質量所進行的盤點與核對。
38、有形損耗:是固定資產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影響引起的使用價值的損失。
39、在建工程:是企業(yè)正在新建、改建、擴建或進行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和大修理工程等發(fā)生尚未完工的工程支出。
40、企業(yè)破產:是無法清償到期債務時,由債權人或企業(yè)自身向法院申請破產,法院按法律程序將其財產或財產變賣所得分配給債權人,從而結束企業(yè)債權、債務關系的過程。
最新資訊
- 考前復習: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31)2025-03-31
- 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事件匯總2025-03-30
- 必背!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28)2025-03-28
- 考前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27)2025-03-27
- 考生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選擇題必背考點2025-03-26
- 考前沖刺: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匯總2025-03-26
- 備考25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頻考點2025-03-24
- 2025年4月自學考試公共課高頻考點2025-03-21
- 2024年4月自考本科備考須知:《英語二》高頻題型和答案示例2025-03-21
- 2025年4月自考本科備考須知:《英語二》核心考點和必記知識點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