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生物制藥學重點知識問答:固定化酶反應的特性變化


推薦輔導班型:2014年自考保過班全新上線 不過免費重修|2014年自考英語簽約保過套餐熱招
固定化酶反應的特性變化
(l)酶活力的改變:由于酶的空間構象發(fā)生改變或因載體的空間障礙,以及底物和產(chǎn)物進出載體的擴散阻力的影響,從而酶經(jīng)固定化后活力通常比游離酶低,催化的專一性也可能改變。
(2)穩(wěn)定性提高:由于酶分子的基團與載體發(fā)生了多點連接,使酶蛋白質(zhì)結構變得更穩(wěn)定,因而提高了對酸、堿、化學試劑和熱的穩(wěn)定性。
(3)最適作用溫度的改變:酶反應的最適溫度是酶催化反應速率與酶失活速率的綜合反映。酶經(jīng)固定化后,穩(wěn)定性堤兩,失活速率降低,最后使最適酶反應溫度上升。
(4)最適pH的改變:因為固定化載體的基團所帶電荷隨之變化,加上載體疏水性的不同,因而使微環(huán)境下底物濃度與主體溶液中的濃度產(chǎn)生差異,最終使酶反應速率改變,因此使最適pH改變。
(5)反應動力學常數(shù)的改變:由于固定化酶分子局限于固定空間內(nèi),底物需通過外部和內(nèi)部擴散進入載體內(nèi)才能與酶分子復合催化,生成的產(chǎn)物同樣需通過內(nèi)部和外部擴散回到液相主體,因而有擴散限制反應速率的問題。對應的米氏方程的Km和Vmax稱之為表觀值,這兩個值與游離酶的Km和Vmax是不相等的。
(6)相對酶活力與半衰期:經(jīng)固定化操作往往使酶活力受損失,單位質(zhì)量酶蛋白固定化酶與游離酶活力的比值就稱為相對酶活力;而固定化酶活力在催化過程其活力下降至初始活力的50%時所經(jīng)過的時間被稱作半衰期。這兩個指標是衡量酶固定化工藝優(yōu)劣的最重要的技術和經(jīng)濟指標。
編輯推薦:
2014年各省市自考次數(shù)及時間調(diào)整專題|2014年7月各省市自考成績查詢?nèi)肟?/STRONG>
最新資訊
- 考前復習: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31)2025-03-31
- 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事件匯總2025-03-30
- 必背!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28)2025-03-28
- 考前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27)2025-03-27
- 考生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選擇題必背考點2025-03-26
- 考前沖刺: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匯總2025-03-26
- 備考25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頻考點2025-03-24
- 2025年4月自學考試公共課高頻考點2025-03-21
- 2024年4月自考本科備考須知:《英語二》高頻題型和答案示例2025-03-21
- 2025年4月自考本科備考須知:《英語二》核心考點和必記知識點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