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臨床助理醫(yī)師 > 臨床助理醫(yī)師備考資料 > 2011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備考:乳腺非浸潤性癌

2011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備考:乳腺非浸潤性癌

更新時間:2011-01-10 10:48:32 來源:|0 瀏覽0收藏0

臨床助理醫(y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乳腺非浸潤性癌 $lesson$

  (1)導管內癌發(fā)生于乳腺小葉的終末導管, 導管明顯擴張,癌細胞局限于擴張的導管內,導管基底膜完整。由于乳腺放射影像學檢查和普查,檢出率明顯提高,已由過去占所有乳腺癌的5%升至15%-30%。根據(jù)組織學改變分為粉刺癌和非粉刺型導管內原位癌;

 ?、俜鄞贪?comedocarcinoma) 一半以上位于乳腺中央部位,切面可見擴張的導管內含灰黃*色軟膏樣壞死物質,擠壓時可由導管內溢出,狀如皮膚粉刺,故稱為粉刺癌。由于粉刺癌間質纖維化和壞死區(qū)鈣化,質地較硬,腫塊明顯,容易被臨床和乳腺攝片查見。

  鏡下,癌細胞體積較大,胞漿嗜酸,分化不等,大小不一,核仁明顯,伴豐富的核分裂象。癌細胞呈實性排列,中央總會查見壞死,是其特征性的改變。壞死區(qū)??刹橐娾}化。導管周圍見間質纖維組織增生和慢性炎細胞浸潤。

 ?、诜欠鄞绦蛯Ч軆劝?noncomedo intraductal carcinoma)細胞呈不同程度異型,但不如粉刺癌明顯,細胞體積較小,形態(tài)比較規(guī)則,一般無壞死 或僅有輕微壞死。癌細胞在導管內排列成實性、乳頭狀或篩狀等多種形式。管周圍間質纖維組織增生亦不如粉刺癌明顯。

  經(jīng)活檢證實的導管內原位癌如不經(jīng)任何治療,20年后,其中30%可發(fā)展為浸潤癌,說明并不是所有的導管內原位癌都能轉變?yōu)榻櫚?,如轉變?yōu)榻櫚ǔP铓v經(jīng)幾年或十余年。轉變?yōu)榻櫚┑膸茁逝c組織類型有關,粉刺癌遠遠高于非粉刺型導管癌。

  (2)小葉原位癌(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 小葉原位癌發(fā)生于乳腺小葉的末梢導管和腺泡。擴張的乳腺小葉末梢導管和腺泡內充滿呈實體排列的癌細胞,癌細胞體積較導管內癌的癌細胞小,大小形狀較為一致,核圓形或卵圓形,核分裂像罕見。增生的癌細胞未突破基底膜。一般無癌細胞壞死,亦無間質的炎癥反應和纖維組織增生。

  約30%的小葉原位癌累及雙側乳腺,常為多中心性,因腫塊小,臨床上一般捫不到明顯腫塊,不易和乳腺小葉增生區(qū)別。發(fā)展為浸潤性癌的幾率和導管內原位癌相似。

 

更多信息訪問: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頻道 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論壇 醫(yī)師博客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wǎng)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臨床助理醫(yī)師資格查詢

臨床助理醫(yī)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臨床助理醫(yī)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shù)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臨床助理醫(yī)師各地入口
環(huán)球網(wǎng)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