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統計師 > 統計師備考資料 > 2011年《統計相關知識》預習:統計指數(1)

2011年《統計相關知識》預習:統計指數(1)

更新時間:2011-01-18 09:57:36 來源:|0 瀏覽0收藏0

統計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一)統計指數的概念及其應用 $lesson$

  1. 統計指數的概念及性質

  (1)指數的概念

  指數是用于經濟分析的一種特殊統計方法,它主要用于反映事物數量的相對變化程度。廣義地講,任何兩個數值對比形成的相對數都可以稱為指數;狹義地講,指數是用以測定總體各變量在不同場合下,綜合變動的一種特殊相對數。狹義所說的總體,其單位及標志值是不能直接加總的總體。我們所討論的統計指數是指狹義的指數。

  (2)統計指數的性質

  統計指數的主要性質:相對性、綜合性、平均性。

  相對性:指數是總體各變量在不同場合下對比形成的相對數??傮w變量在不同時間上對比形成的指數稱為時間指數,在不同空間上對比形成的指數稱為區(qū)域性指數。

  綜合性:綜合性說明指數是一種特殊的相對性,它是一組變量或事物綜合對比形成的。

  平均性:其含義有兩個,一是指數進行比較的綜合數量是作為個別量的代表,這本身就具有平均性質;二是兩個綜合量對比形成的指數反映了量的平均變動水平。

  2.統計指數的種類

  (1)數量指數和質量指數

  按所反映的內容不同,將統計指數分為數量指數和質量指數。數量指數是反映事物數量變動的水平,反映總體在外延、規(guī)格上的相對變動過程;質量指數是反映事物內涵數量的變動水平。

  (2)個體指數和總指數

  按計入指數的項目的多少不同,將統計指數分為個體指數和總指數。個體指數是反映某一項目或變量變動的相對數;總指數是反映多種項目或變量綜合變動的相對數。

  由于多種事物計量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以及掌握的資料不同,所以總指數的計算方法有兩種:綜合指數法和平均指數法。綜合指數是由兩個總量指標對比而形成的指數。平均指數是個體指數的平均數。在一定條件下,平均指數公式可以演變?yōu)榫C合指數公式,綜合指數公式也可以變形為平均指數公式。

  (3)簡單指數和加權指數

  按計算形式不同,將統計指數分為簡單指數和加權指數。簡單指數把計入指數的各個項目的重要性視為相同;加權指數則對各個項目依據重要程度賦予不同的權數,而后再進行計算。(目前應用的主要是加權指數)

  (4)動態(tài)指數和靜態(tài)指數

  按對比場合不同,將統計指數分為動態(tài)指數和靜態(tài)指數,也稱為時間性指數和區(qū)域性指數。

  區(qū)域性指數(靜態(tài)指數)是反映同類現象的數量相同時間內不同空間(地區(qū)和單位等)的差異程度。

  時間性指數(動態(tài)指數)是反映現象數量方面的時間上的變動程度。并且動態(tài)指數中有定基指數和環(huán)比指數之分。在指數數列中,若所有各期指數均使用同一基期計算的,稱為定基指數;若所有各期指數均以上一個時期為基期計算的,稱為環(huán)比指數?,F實中,動態(tài)指數是應用最為廣泛的。

    2011年統計師網絡輔導招生簡章

    2010年統計師考后學員交流反饋

    2011年統計師考試時間預估:10月23日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統計師資格查詢

統計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統計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huán)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