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統(tǒng)計業(yè)務知識:國民經濟生產及使用統(tǒng)計(10)


4.以國內生產總值為基礎的國際比較 $lesson$
國際比較是國民經濟統(tǒng)計的重要內容。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國內生產總值為基礎所進行的比較。通過比較,可以在總體上說明一國經濟與其他國家經濟之間的差異,作為經濟發(fā)展水平、國民富裕水平等方面判斷的依據。
匯率法:操作簡單,容易使用的方法
國際上形成了兩種方法
購買力平價法:受多種因素影響,限制了使用
匯率法的基本思路是:將各國用本國貨幣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按匯率換算為共同貨幣單位(一般是美元),而后進行各國GDP或人均GDP的比較。實際應用中可以直接采用官方匯率,也可以按進口和出口匯率的平均數,如果希望消除匯率波動的影響,則可采用較長時間內匯率的平均數。
購買力平價法:即先確定兩個國家之間的購買力平價,據此調整國內生產總值,實現兩國之間的比較。
購買力平價法是指在基準國一單位貨幣所能購買的商品數量在對比國購買時所需要花費的該國貨幣的數額,通俗來說,就是基準國單位貨幣相當于比較國貨幣的數量。
【08年綜合應用題】
(一)我國2002年三次產業(yè)投入產出簡表如下:
單位:億元
|
第一 產業(yè) |
第二 產業(yè) |
第三產業(yè) |
最終 使用 |
進口 |
誤差 |
總產出 |
第一產業(yè) |
4637 |
10 168 |
1534 |
12 207 |
681 |
714 |
28 579 |
第二產業(yè) |
5043 |
100 613 |
23 493 |
84 694 |
24 362 |
1078 |
190 559 |
第三產業(yè) |
2269 |
24 677 |
19 138 |
51 297 |
1901 |
-1187 |
94 293 |
勞動者報酬 |
13 316 |
22 519 |
23 116 |
|
|
|
|
生產稅凈額 |
544 |
10 249 |
6669 |
|
|
|
|
固定資產折舊 |
765 |
8372 |
9603 |
|
|
|
|
營業(yè)盈余 |
2005 |
13 961 |
10 740 |
|
|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統(tǒng)計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