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護師 > 護師備考資料 > 2013初級護師考試內科護理: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2013初級護師考試內科護理: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更新時間:2013-01-06 09:31:48 來源:|0 瀏覽0收藏0

護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點擊進入:2013年初級護師/中級主管護師報考指南

  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是一種常見的因免疫機制使血小板破壞增多,外周血中血小板減少的出血性疾病。本病是血小板減少性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臨床以自發(fā)性廣泛性皮膚、黏膜及內臟出血,血小板破壞加速、壽命縮短和出現抗血小板自身抗體,骨髓巨核細胞發(fā)育、成熟障礙為特點。臨床可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前者多見于兒童,后者多見于40歲以下韻女性,男女之比約為1:4。

  (一)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1.肝、脾因素 脾是ITP病人血小板相關抗體(PAIg)的產生部位,也是血小板破壞的主要場所,被抗體結合的血小板,通過脾臟時容易在脾竇被滯留,因此增加了血小板在脾臟滯留的時間以及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吞噬、清除的可能性。而肝臟在血小板的破壞中的作用與脾臟類同。發(fā)病期間血小板壽命明顯縮短,約 1~3天(正常血小板平均壽命為7~11天),急性型更短。

  2.感染因素 急性ITP病人,在發(fā)病前1~2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慢性ITP病人常因感染而使病情加重;此外,病毒感染后的ITP病人,血中可發(fā)現抗病毒抗體或免疫復合物,并與血小板計數和壽命呈負相關。證明ITP與細菌或病毒感染密切相關。

  3.免疫因素

  急性ITP大多發(fā)生在病毒感染恢復期,認為是病毒抗原吸附于血小板表面,改變血小板抗原性,導致自身抗體形成,從而破壞血小板;

  慢性ITP是血小板抗體作用于血小板相關抗原,造成血小板破壞、是導致血小板減少的主要原因。

  目前已有充分證據表明ITP病人血漿中有抗血小板抗體存在,稱為血小板相關抗體(PAIg),多為IgG。此外,也有報道ITP病人T細胞減少,抑制性T細胞比例增高,少數病人血小板表面結合的C3也增高,可能是導致血小板免疫性破壞的因素之一。

  4.其他因素 慢性型多見于育齡期女性,可能與雌激素水平增高抑制血小板生成及促進單核-巨噬細胞對抗體結合血小板的破壞有關。

  (二)治療原則

  1.一般療法 出血嚴重、血小板明顯減少者應臥床休息,防止各種創(chuàng)傷及顱內出血。可用一般止血藥如維生素C、維生素P、卡巴克絡、酚磺乙胺等。

  2.糖皮質激素 為本病首選藥物。其作用機制是:抑制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吞噬和破壞附有抗體的血小板;減少PAIgG的形成;抑制抗原-抗體反應;改善毛細血管脆性;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釋放。常用潑尼松口服,待血小板接近正常可逐漸減量,緩解后以每天5~10mg維持量治療3~6個月,病情嚴重者可靜脈滴注地塞米松或甲潑尼龍。

  3.脾切除 可減少血小板破壞及抗體產生的場所。對糖皮質激素治療無效或依賴者、出血癥狀頑固或危及生命(如顱內出血)者宜盡早進行脾切除。一般在脾切除24小時內血小板即升至正常,即使術后血小板回升不理想,也可減少糖皮質激素用量。

  4.免疫抑制劑 經以上治療效果不理想者,可采用免疫抑制劑治療,但不做為首選。常用藥物有:長春新堿、環(huán)磷酰胺、硫唑嘌呤等,環(huán)孢素等主要用于難治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治療。

  5.輸血及血小板懸液 適用于嚴重出血者或脾切除術前準備。輸新鮮血或濃縮血小板懸液有較好的止血效果,但不宜反復多次輸血以防產生同種抗體,使血小板破壞加速而影響療效。

  (三)輔助檢查

  1.血象 血小板減少,急性型多低于20×109/L,慢性型常在(30~80)×109/L,涂片中可見巨大畸形血小板。白細胞多無變化,血紅蛋白多少與出血程度有關。

  2.骨髓象 巨核細胞增多或正常。急性型以幼稚巨核細胞增多為主,成熟型巨核細胞較少見;慢性型以顆粒型巨核細胞為主,但缺乏血小板生成型巨核細胞。

  3.其他 出血時間延長、束臂試驗陽性、血塊收縮不良;血小板壽命縮短,急性型可縮短至幾小時,慢性型縮短1~2天;80%以上ITP病人PAIg(多為PAIgG)和血小板相關補體(PAC3)增高,緩解期可恢復正常。

  (四)臨床表現

  1.慢性型 多見于青年女性,起病緩慢,一般出血癥狀輕,常表現反復發(fā)作的皮膚黏膜瘀點、瘀斑,女性多表現月經過多。每次可持續(xù)數周或數月,甚至數年,部分病人可因感染等致病情加重,出現嚴重的內臟出血。反復發(fā)作者可有輕度脾臟腫大。

  2.急性型 多見于兒童,多數發(fā)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驟,有發(fā)熱、畏寒及全身廣泛性出血,皮膚黏膜瘀點、瘀斑,甚至出現血腫、血泡;也可出現消化道和泌尿道的出血,少數病人約1%~4%并發(fā)顱內出血,而危及生命。病程常呈自限性,在數周內恢復,僅有少數病程超過半年而轉為慢性。

  (五)健康教育

  慢性病人適當限制活動;血小板低于50×109/L,勿傲較強體力活動,可適當散步,預防各種外傷;避免使用損傷血小板的藥物,如阿司匹林、雙嘧達莫、吲哚美辛、保泰松、右旋糖酐等;定期門診復查,堅持治療。

  本病急性型大多數病人數周至4個月可恢復正常,慢性型常反復發(fā)作多遷延不愈,可達數年或更長時間,很少自然緩解。

  (六)護理措施

  1.飲食護理 宜給予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少渣軟食,以防止出血引起營養(yǎng)、體力不支,少渣軟食可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避免損傷口腔黏膜。

  2.減少活動 急性出血期應絕對臥床休息,限制活動,并囑病人離床活動要謹慎小心,避免外傷,以防再出血。慢性出血或輕度出血時應囑病人多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活動。

  3.病情監(jiān)測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神志變化,注意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無內臟及顱內出血的癥狀、體征。注意治療后出血情況有無改善,血小板計數等化驗結果的變化。

  4.用藥護理 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者特別是大劑量應用時,不良反應明顯,具體護理措施參見 “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部分。

  5.預防感染的護理 病人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易誘發(fā)或加重感染,使病人病情加重,故應加強預防和控制感染,具體護理措施參見 “再生障礙性貧血”部分。

  6.預防出血的護理 血小板計數低于(30~40)×109/L,應絕對臥床休息,減少活動。低于20×109/L,進流質、半流質和少渣飲食,保持大便通暢,有便秘者應給予開塞露或溫水灌腸輔助排便,以防因便秘用力而引起顱內壓增高導致顱內出血。

2013年全國各省衛(wèi)生資格考試報名時間地點/現場確認匯總

2013年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報考條件

2012年初級護師考試考前押題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全新套餐(狀元班、榜眼班、探花班)優(yōu)惠進行中報名

衛(wèi)生職稱各專業(yè)招生簡章

查看更多:護師|主管護師考試頻道   初級護師在線模考   護理免費試聽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護師資格查詢

護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護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huán)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