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要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一、成本核算的賬戶設置
設“生產成本”和“制造費用”賬戶,在“生產成本”賬戶下設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等明細賬戶。
二、材料、燃料、動力的歸集和分配
【注意】
1.分配標準:可用產品重量或體積、消耗定額、生產工時等作為分配標準
2.分配率=待分配消耗總額/分配標準之和
3.分配額=某產品所耗標準×分配率
三、職工薪酬的歸集和分配
四、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一)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
輔助生產成本的歸集,是通過“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科目進行的。輔助生產費用一般有兩種歸集方式:一是先計入“制造費用”科目及所屬明細賬的借方進行歸集,然后再從其貸方直接轉入或分配轉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科目及所屬明細賬的借方;二是不通過“制造費用”科目核算,直接計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科目和所屬明細賬的借方。
(二)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及賬務處理
分配輔助生產費用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按計劃成本分配法、順序分配法和代數(shù)分配法。
1.直接分配法
直接將各輔助生產車間發(fā)生的生產費用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的各個受益單位或產品。
2.交互分配法
第一,對各輔助生產內部相互提供勞務進行分配,以計算出應對外分配的輔助生產費用;
第二,再將各輔助生產車間交互分配后的實際成本,按對外提供勞務的數(shù)量,在輔助生產以外的各個受益單位進行分配。
3.計劃成本分配法
4.順序分配法,也稱梯形分配法,其特點是按照輔助生產車間受益多少的順序分配費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輔助生產車間不負擔后分配的輔助生產車間的費用。適用于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受益程度有明顯順序的企業(yè)。
5.代數(shù)分配法
代數(shù)分配法的特點是先根據(jù)解聯(lián)立方程的原理,計算輔助生產勞務或產品的單位成本,然后根據(jù)各受益單位耗用的數(shù)量和單位成本分配輔助生產費用。此方法有關費用的分配結果最正確,但在輔助生產車間較多的情況下,未知數(shù)也較多,計算工作比較復雜,因此,本方法適用于已經實現(xiàn)電算化的企業(yè)。
五、制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制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應當通過“制造費用”科目進行核算。
企業(yè)應當根據(jù)制造費用的性質,合理選擇制造費用分配方法。分配制造費用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生產工人工時比例法、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機器工時比例法、耗用原材料的數(shù)量或成本比例法、直接成本(材料、生產工人工資等職工薪酬之和)比例法和產成品產量比例法等。分配方法一經確認,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當在財務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
最新資訊
- 2025年中級會計師財務管理教材變動發(fā)布:第四章變動最大!2025-04-25
- 2025年中級會計師財務管理教材變動公布!第四章有明顯變動!2025-04-25
- 官方公布2025年中級會計師教材變化!2025-04-25
- 2025年中級會計教材最新變動!《實務》9章變動!2025-04-25
- 2025年中級會計師財務管理教材目錄已公布2025-04-25
- 2025年中級會計師經濟法教材目錄公布!2025-04-25
- 2025年中級會計師經濟法教材變動:增加適用《公司法》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內容2025-04-25
- 202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教材變動發(fā)布!第一章總論有變化!2025-04-25
- 2025年中級會計教材多少頁?經濟法頁數(shù)減少!2025-04-25
- 2025年中級會計實務教材整體變化不大,但內容較多較難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