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環(huán)境心理學》復習重點(14)


災害、污染與行為
拉扎勒斯和科恩在1977年區(qū)分了三種引起應激的事件:
1、日常煩惱:指的是那些重復出現(xiàn)的小事――每天的工作,上課等;
2、個人緊張性刺激:指的是發(fā)生在個人層面上的更加嚴格的威脅和損失,包括失戀,失業(yè),及其他突然而嚴重的,需要人們作出很大努力去適應,而且會有許多人受影響的事件。
3、緊張性刺激:――災害,是最主要的環(huán)境刺激因素。
★名詞-自然災害:自然災害由自然力引起,不受人類控制。強調的是災難的后果。對自然災害的定義包括極端的天氣,即冷、熱、龍卷風、暴風雪、冰雹、暴風、季風等。地震和火山噴發(fā)、泥石流以及雪崩也都是自然災害。
簡答-自然災害的特征:
自然災害的特征有:突然性、不可預測性、不可控制和預測、劇烈的,破壞力極大。
一次災難事件持續(xù)時間越長,受害者受到的威脅就越大,事件的影響也就越大。
另一個影響災災難嚴重程度的主要特征,是人們是否獲得了足夠的預警。
如可能會影響到受害者反應的災難的特征有:生命威脅、受傷、看到死亡、朋友的死傷、金錢物質損失、與家庭隔離,地區(qū)的準備工作,社會凝聚力等。
總之,自然災害有許多重要的特征,它們突然,有力,無法控制,引起破壞和混亂,通常很短暫,有最低點,有時可以預報。
對自然災難的研究難以開展的原因:
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1、這些災難僅在它們發(fā)生之后才能進行研究。
2、對控制組的選擇。我們選取誰來與地震和風暴的受害者相比?
3、研究手段的問題,我們必須在災難發(fā)生后,立即在混亂的條件下開展研究。
4、被試的選取也有問題,由于要立即開展研究,可能就無法隨機選取被試,有時只能半隨機或不考慮隨機。這可能導致數(shù)據(jù)沒有代表性。
TX/簡答-舉例說明哪些因素會影響人們對災難的知覺?
影響對災難知覺的重要因素包括危機效應、堤岸效應以及適應。
名詞-危機效應:指的是在事件剛剛發(fā)生時,人們對它的意識和注意最為深刻,但是,很快在下次災難到
來之前就消失了。如洪水到來之前很易被忽視,一旦來臨,人們就會開始關注它,同時建立若于計劃。
名詞-堤岸效應:是指一旦采取某種措施來避免災害,人們總是傾向于采用以前的方案。
名詞-適應:就像我們適應噪音和氣味一樣,我們也對威脅和災難產生適應。
人格差異也會對我們知覺災害產生影響。內控者認為他們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命運,外控者則認為處部力量,如強者、政府,神控制著他們。另外一種人格特質與減輕洪水災害的損失有關,例如有人比較注意中高房屋、安裝水泵、購買保險等,這種人格被稱為“壓抑型”。他們拒絕承認危險的存在,盡管從直覺上講這類人會更加注意采取預防措施??赡艿慕忉屖撬麄冋J為這樣做可以更好地拒絕災難。無論如何,人格在決定人們對控制災難的知覺中發(fā)揮著作用。
最新資訊
- 考前必背!2025年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高頻考點2025-04-07
- 考前復習: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31)2025-03-31
- 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事件匯總2025-03-30
- 必背!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28)2025-03-28
- 考前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27)2025-03-27
- 考生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選擇題必背考點2025-03-26
- 考前沖刺: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匯總2025-03-26
- 備考25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頻考點2025-03-24
- 2025年4月自學考試公共課高頻考點2025-03-21
- 2024年4月自考本科備考須知:《英語二》高頻題型和答案示例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