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2009年教師證考試中學教育學試題


一、選擇題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認為史現(xiàn)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A.赫爾巴特
B.盧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資本理論說明了( )
A.教育對經濟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B.經濟發(fā)展水平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C.政治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D.教育對科學技術的促進作用
3、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年齡特征表明了個體的發(fā)展具有(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異性
4、“理想和未來”是人生哪個階段的重要特征(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馬克思指出的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論聯(lián)系實際
B.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
C.知識分之與工農相結合
D.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6、編寫教科書的直接依據(jù)和國家衡量各科教學的主要標準是( )
A.課程
B.課程標準
C.課程計劃
D.課程目標
7、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計劃應該具有三個特征是( )
A.強制性,基礎性,科學性
B.強制性,普遍性,科學性
C.科學性,普遍性,基礎性
D.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
8、《學記》中的“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所闡明的教學原則是( )
A.循序漸進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啟發(fā)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9、教師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范實驗,指導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是( )
A.練習法
B.演示法
C.實驗法
D.發(fā)現(xiàn)法
10、打亂傳統(tǒng)的按年齡編班的做法,而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編班,這是( )
A.外部分組
B.內部分組
C.設計教學法
D.道爾頓制
11、結構化策略和問題化策略屬于教學策略中的( )
A.內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綜合型策略
12、德育過程結構的構成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環(huán)境
13、“學會關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強調的( )
A.認知模式
B.體諒模式
C.價值澄清模式
D.社會模仿模式
14、把對集體的管理和對個別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班級管理方式是( )
A.常規(guī)管理
B.目標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
A.了解和研究學生
B.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
C.做好個別學生的教育工作
D.統(tǒng)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題
1、教育學作為一個學科獨立的標志是 ____。
2、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主要通過兩個途徑實現(xiàn):教育再生產勞動力和 ____。
3、學習教育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不僅具有即時價值,而且具有 ____價值。
4、1989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的核心精神是 ____。
5、我國的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 ____。
6、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的 ____和社會實踐能力為重點。
7、教師職業(yè)的最大特點在于 ____。
8、在我國,課程具體表現(xiàn)為課程計劃、 ____和教科書。
9、實施全面發(fā)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是 ____。
10、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知過程,是實現(xiàn) ____的過程。
11、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的直觀教具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實物直觀,另一類是 ____。
12、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備課、上課、 ____、課外輔導、學業(yè)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13、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 ____與學生已有水平之間的矛盾。
14、馬卡連柯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尊重一個人”。這句話說明的德育原則是 ____。
15、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 ____。
三、判斷題
1、當代教育的發(fā)展中,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學家稱之為“危險期”,因此,對這一階段的少年一定要嚴加看管。( )
3、一定社會的政治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的性質,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決定著培養(yǎng)人才的質量規(guī)格。( )
4、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是知識授受的關系。( )
5、課程目標的確定取決于知識或學科的內容。( )
6、在泰勒的課程原理和評價原理基礎上涉及的課程評價模式是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
7、分組教學是為了克服班級授課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級授課制優(yōu)越。( )
8、德育的過程具有多端性。( )
9、依據(jù)科爾博格的道德認知模式進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兩難故事法。( )
10、班級管理應該以學生為核心,建立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機制。( )
四、簡答題
1、試述當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現(xiàn)。
2、教師的職業(yè)角色有哪些?試做簡要的說明。
3、簡述教學過程的結構。
4、試述備課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5、認知性道德發(fā)展模式實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五、論述題
1、 以“我們的思想”為主題,設計一個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最新資訊
- 2025上半年高中數(shù)學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真題練習2025-04-03
- 25上備考資料:初中數(shù)學教資面試試講真題教案模板2025-04-02
- 2025上半年高中語文教資面試試講真題教案:雨巷2025-04-01
- 2025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面試語文試講真題練習:春2025-04-01
- 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真題初中語文:賣油翁2025-04-01
- 初中教師資格面試語文試講真題教案,2025上備考必備2025-04-01
- 小學教資面試語文試講真題教案,25上半年備考教資面試必看2025-04-01
- 25上半年綜合素質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2025-03-14
- 2025上半年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科目一真題試卷及答案2025-03-14
- 2025上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科一真題、科目二真題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