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備考資料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學免疫學復習資料:第三講 抗體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學免疫學復習資料:第三講 抗體

更新時間:2013-08-08 13:21:17 來源:|0 瀏覽0收藏0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環(huán)球網校免費提供2013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醫(yī)學免疫學復習資料

  第三講 抗體

  1 、概念:

  (1) 抗體(antibody,Ab): 抗體是介導體液免疫的重要效應分子,是B細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為漿細胞,產生的能特異性識別、結合和清除相應抗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統(tǒng)稱為免疫球蛋白.

  (3) 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DCC): IgG與腫瘤或病毒感染的靶細胞結合后,其Fc段(即可結晶片段)與NK細胞、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表面相應IgG Fc受體結合,促使細胞釋放細胞毒顆粒,殺傷靶細胞,稱為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

  (4) 調理作用: IgG與細菌等顆粒性抗原結合后,可通過其Fc段與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表面相應IgG Fc受體結合,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殺傷能力,此即抗體的調理作用。

  2 、免疫球蛋白的結構:

  (1)、四肽鏈的基本結構

  經化學結構和X線晶體結構分析證實,所有Ig分子的單體結構都是由四肽鏈的對稱結構 ,包括兩條完全相同的分子質量較大的重鏈(H鏈) 和兩條完全相同的分子質量較小的輕鏈(L鏈), 彼此以二硫鍵鏈接而成“Y”字形。

  n 重鏈: 約450個氨基酸,根據重鏈恒定區(qū)的分子結構和抗原特異性的不同, 將重鏈分為γ、α、μ、δ、ε;相應的人類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D、IgE

  n 輕鏈: 約210個氨基酸,根據輕鏈恒定區(qū)抗原性不同,分為k和l兩種。在不同種屬的動物k與l鏈的比例不同,人:2:1,小鼠:20:1

  (2) 可變區(qū)和恒定區(qū)

  可變區(qū)(variable region,V): 重鏈和輕鏈近N端約110個氨基酸序列的變化很大,其組成和排列有較大差異,并決定抗體與抗原結合的特異性。高變區(qū)(hypervariable region,HVR)在V區(qū)中,某些特定位置的氨基酸殘基的排列順序高度可變,此為HVR。骨架區(qū)(framework region,F(xiàn)R)V區(qū)中非HVR部位的氨基酸組成和排列相對保守,此為FR。

  恒定區(qū)(constant region,C端), 在同一種屬中其氨基酸的組成或排列比較恒定,相對保守。例:CH1,CH2,CH3,CH4

  鉸鏈區(qū) (hinge region), 位于CH1和CH2之間可轉動的區(qū)域,含豐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彎曲,有利于Ig V區(qū)與抗原互補性結合;有利于暴露補體結合位點;對蛋白酶敏感。

  結構域(domain), 免疫球蛋白的多肽鏈分子可折疊成若干個由鏈內二硫鍵連接的球形結構域。每個球形結構域約由110個氨基酸組成,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故又稱為功能區(qū)。

  3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n V 區(qū)的功能: 特異性識別和結合抗原

  n C 區(qū)的功能: 激活補體;細胞親嗜性(與細胞表面受體結合);調理作用;抗體依賴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DCC);介導Ⅰ型超敏反應

  4 、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在一定條件下,免疫球蛋白肽鏈的某部分易被蛋白酶水解。木瓜蛋白酶(papain)和胃蛋白酶(pepsin) 是最常用的Ig蛋白水解酶,并可借此研究Ig的結構和功能。

  木瓜蛋白酶水解: 水解部位在重鏈鏈間二硫鍵的近氨基端(即N端)。水解為2個完全相同的抗原結合片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F(xiàn)ab)和1個可結晶片段(fragment crystallizable,F(xiàn)c)。

  胃蛋白酶水解: 水解部位在重鏈鏈間二硫鍵的近羧基端(C端)。水解為1個具有雙價活性的抗原結合片段F(ab’)2(能與不同抗原分子上的兩個相同抗原表位結合,且,可發(fā)生凝集反應或沉淀反應)和多個沒有功能的片段(pFc’)。

  5 、各類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學活性: 尤其記憶具有特征性的特點

  (1)IgG:

  n 血清中的主要抗體成分(75-80%);半壽期長(20-23天);

  n 出生后3個月開始合成,3-5歲接近成人水平;

  n 多數(shù)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體均屬IgG類

  n 是唯一能通過胎盤的Ig,發(fā)揮自然被動免疫功能;

  n 具有活化補體經典途徑的能力(IgG3>IgG1>IgG2);

  n 具有調理作用、ADCC作用和結合SPA(葡萄球菌A蛋白)等;

  n 參與Ⅱ型、Ⅲ型超敏反應,某些自身免疫病的抗體也屬IgG。

  (2)IgM:

  n 為五聚體,分子量最大,稱為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

  n 個體發(fā)育中最先出現(xiàn)的Ig,胚胎晚期即能產生,臍帶血IgM增高提示胎內感染(如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感染等);

  n 抗原初次刺激機體時,是體內最先產生的Ig;血清IgM升高說明有近期感染;

  n 有強大激活補體能力和調理作用,在機體早期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

  n 天然血型抗體是IgM;

  n 未成熟B細胞表達mIgM,記憶B細胞mIgM消失。

  (3)IgA:

  n 分為單體的血清型和二聚體的分泌型IgA;

  n 分泌型IgA 主要由黏膜相關淋巴組織產生,存在于唾液、淚液、乳汁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的分泌液中和黏膜表面,是機體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重要因素。

  n 初乳中的sIgA可對嬰幼兒發(fā)揮自然被動免疫作用

  n 調理吞噬、中和毒素

  (4)IgD

  n 血清中含量低(1%),其生物學作用尚不清楚

  n mIgD可作為B細胞分化成熟標記,成熟B細胞同時表達mIgM和mIgD

  (5)IgE

  n 是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

  n 主要由呼吸道、胃腸道粘膜固有層的漿細胞產生

  n 屬嗜細胞抗體,可與肥大細胞、嗜堿粒細胞表面FcεR結合,介導I型超敏反應。

 

環(huán)球醫(yī)學推出臨床全新網絡輔導體系

  編輯推薦:

  2013年執(zhí)業(yè)醫(yī)師實踐技能考試成績查詢時間/入口匯總

  2013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高頻考點分析:T細胞活化所必需的雙信號

  2013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高頻考點分析:再次體液免疫應答的特點

  

環(huán)球網校醫(y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huán)球網校醫(yī)學考試論壇或者加入我們的QQ群328632537,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查詢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shù)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各地入口
環(huán)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