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自考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真題完整版


【摘要】環(huán)球小編整理收集了“ 2017年10月自考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真題完整版 (課程代碼:00389 )”,供考生復習參考!想要抓住復習重點,依靠歷年真題試卷就可以做到哦。
特別推薦:2017年10月自考考試真題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研究者就某一教育現(xiàn)象或問題在同一時間內對某一個年齡(組)或幾個年齡(組)的兒童的行為表現(xiàn)進行考察和比較研究是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橫向研究 D.縱向研究
2.研究者根據(jù)主客觀條件選擇合適的研究課題,這樣的選題符合
A.價值性原則 B.可行性原則 C.創(chuàng)造性原則 D.科學性原則
3.按照所占比例從全市幼兒園中隨機抽取各種類型的幼兒園作為研究樣本,屬于
A.簡單隨機抽樣 B.系統(tǒng)隨機抽樣 C.分層隨機抽樣 D.整群抽樣
4.觀察者運用自己的感官對研究對象的行為進行感知的觀察方法屬于
A.自然觀察法 B.參與觀察法 C.直接觀察法 D.結構觀察法
5.觀察者發(fā)現(xiàn)研究對象表現(xiàn)出有價值的行為時隨即進行描述性記錄的方法是
A.軼事記錄法 B.儀器記錄法 C.表格記錄法 D.等級記錄法
6.—般而言,教育測驗中自編測驗的測試結果只能用于
A.對被測幼兒的評價 B.行政管理的依據(jù) C.篩選優(yōu)秀的孩子 D.研究的目的
7.在一項“玩具對促進幼兒智力發(fā)展的影響”的實驗研究中,“幼兒智力發(fā)展”是該實驗的
A.自變量 B.因變量 C.無關變量 D.中間變量
8.陳鶴琴先生連續(xù)808天觀察并記錄其孩子身心發(fā)展變化的情況,其研究方式是
A.個案臨床研究 B.個案追因研究 C.個案追蹤研究 D.個案歸因研究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9.研究活動的設計和實施要盡可能考慮受試幼兒的年齡特征,這是學前教育研究中 ▲原則的要求。
10.適應小范圍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性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是▲。
11.科研活動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是選擇▲。
12.從總體中抽取的、對總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個體稱作▲。
13.從觀測指標的量化程度上看,記錄幼兒某種行為發(fā)生的程度,例如常常、較少,這類指 標屬于▲指標。
14.問卷中的問題根據(jù)內容的不同可分為事實性問題和▲。
15.在訪談調查中,設計問題的編排順序時先由一般的、開放性的問題逐步到具體的、封閉性的問題,這是訪談設計問題的“▲原則”。
16.從測驗的參照點來看,對兒童在某個年齡階段心理發(fā)展進行測量的最低起點屬于▲參照點。
17.教育實驗的外在效度有兩類,即總體效度和▲。
18.對研究中收集到的文字資料進行分析處理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只能進行▲分析。
三、改錯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改正下列每小題的錯誤之處。
19.隨機抽樣的被試數(shù)量在20以上的樣本稱為大樣本。
20.“家長文化程度與幼兒學習能力的關系的研究”屬于描述性課題。
21.整群抽樣是把總體中的個體作為抽樣單位進行隨機抽樣。
22.作為我國較有影響的專業(yè)期刊《學前教育研究》屬于專業(yè)實踐性雜志。
23.觀察者因受對某幼兒期望值較高的影響而作出與事實不符的評價,這屬于理論性偏見。
24.調查法是一種直接的研究方法。
25.研究者發(fā)放了100份問卷,回收了80份,有效問卷60份,問卷有效率為60%。
26.在標準化測驗中,如果是由國外引進的量表,必須使用原版翻譯的量表。
27.“幼兒園課程整體改革的實驗研究”是單因素實驗。
28.在對收集到的文字資料進行研究分析時,從個別概括出一般的思維方法是演繹。
四、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2分,共14分。
29.倫理性原則
30.無關變量
31.非參與性觀察法
32.社會認可效應
33.問卷調查法
34.常模參照測驗
35.量表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36.簡述研究計劃中“課題研究的方式和方法”的主要內容。
37.簡述訪談調查的主要類型。
38.簡述一份完整問卷的組成部分。
39.簡述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的共同之處。
40.簡述個案研究方案的主要內容。
41.簡述科研報告“討論”部分的內容。
六、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42.統(tǒng)計圖表是整理研究獲得的數(shù)據(jù)資料的重要工具,它能夠顯示數(shù)據(jù)的分布特征。以下資料是“某幼兒園中班幼兒識數(shù)能力測驗”的成績(共30人,滿分為100分):32、 45、48、48、52、55、56、60、62、65、68、68、70、71、72、72、75、78、80、80、82、84、85、85、87、 88、88、89、92、95。
(1)制作該園中班幼兒識數(shù)能力測驗成績簡單次數(shù)分布表,要求從30分開始,組距為10分,表內項目包括各組區(qū)間、各組次數(shù)及相應百分比。
(2)根據(jù)制作的簡單次數(shù)分布表繪制直方圖,橫坐標為“分數(shù)”,縱坐標為每組的“人數(shù)”。
43.在教育科研中,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是描述一組數(shù)據(jù)集中程度和差異程度最常用到的統(tǒng) 計指標。以下是某幼兒園10名幼兒字母辨識能力測驗得分:1、2、3、5、4、6、5、6、9、9。
(1)計算該組數(shù)據(jù)的算術平均數(shù)(寫出計算公式,計算結果)。
(2)計算該組數(shù)據(jù)的標準差(寫出計算公式,計算結果,可保留根號)。
七、應用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44.幼兒園里通常是在哪些活動中容易發(fā)生沖突?是男孩還是女孩更容易發(fā)生沖突?一般是幾個人?他們是為什么發(fā)生沖突的?會持續(xù)多長時間?又是怎樣解決沖突的? 一位研究者計劃使用觀察法對幼兒的沖突行為進行研究,但幼兒沖突行為的發(fā)生并 沒有固定的時間可循。
(1)研究者應使用時間取樣還是事件取樣觀察法?為什么?
(2)圍繞研究者關注的問題,列出該研究的觀察記錄表。
45.在一項“運用‘以大帶小’的方法促進新入園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實驗研究”中,研究者提出的研究假設是:通過“以大帶小”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新入園幼兒的幼兒園生活適應能力。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研究者隨機抽取了30名新入園的幼兒,并將他們隨機分成兩組,每組15人。然后為實驗組的15名幼兒每人在大班找了一位“哥哥”或“姐姐”,每天讓他們一起自由活動30分鐘??刂平M15名幼兒不接受這種處理。兩個星期后,對兩組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情況同時進行系統(tǒng)觀察,通過比較兩組幼兒的適應能力來驗證研究假設。
在該實驗研究中:
(1)實驗的自變量和因變量分別是什么?
(2)該實驗是前實驗、準實驗還是真實驗?為什么?
(3)寫出該實驗設計模式的名稱,并用符號表示該實驗的模式。
友情提示:環(huán)球網(wǎng)校自考考試道為您整理:2017年10月自考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真題完整版 ,另外環(huán)球網(wǎng)校提醒考生更多自考相關資訊,考試報名、成績查詢、準考證打印、通知單打印、證書領取、畢業(yè)辦理、實踐安排、考務考籍等自考信息,成功助考!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歷年真題!2025年4月自學考試《文學概論》高頻考點匯總2025-04-05
- 考前必練!2025年自考《法律基礎》真題及答案解析2025-04-05
- 考前必練!2025年4月自考《語言學概論》歷年真題及答案2025-04-04
- 免費領取!自學考試《中國近代史綱要》近3年真題及答案匯總2025-03-31
- 備考沖刺:25年4月自考《思修》真題訓練(3.29)2025-03-29
- 2025年4月《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歷年高頻考點匯總2025-03-27
- 考前做題:2025年4月自考《中國文學史》真題練習(3.26)2025-03-26
- 如何利用自考歷年真題復習?去哪里找真題2025-03-25
- 2025年4月自考《文學概論一》真題訓練(3.25)2025-03-25
- 一起做題!自考《外國文學史》真題及答案(3.24)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