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師資格 > 教師資格備考資料 > 2015年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復習:心理健康的含義

2015年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復習:心理健康的含義

更新時間:2015-08-24 13:49:06 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校 瀏覽134收藏67

教師資格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摘要】2015年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復習:心理健康的含義,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明白,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十大標準是什么,有了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有什么意義?請廣大考生認真閱讀本文,答案就在文中?! ↑c

【摘要】2015年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復習:心理健康的含義,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明白,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十大標準是什么,有了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有什么意義?請廣大考生認真閱讀本文,答案就在文中。

  點擊查看:2015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二章復習要點

  (一)心理健康的含義及標準

  1.心理健康的含義

  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的、持續(xù)的心理狀態(tài)與過程,表現(xiàn)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nèi)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fā)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心理健康至少應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無心理疾病;二是有積極發(fā)展的心理狀態(tài)。

  2.心理健康的標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馬斯洛認為的心理健康者的十項標準是:

  (1)有足夠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并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出適度的評價;

  (3)生活理想切合實際;

  (4)不脫離周圍現(xiàn)實環(huán)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善于從經(jīng)驗中學習;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能適度的發(fā)泄情緒和控制情緒;

  (9)在適合集體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地發(fā)揮個性;

  (10)在不違背社會規(guī)范的前提下,適當?shù)貪M足個人的基本需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預防精神疾病、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促進其人格健全發(fā)展的需要。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是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

  練習題:

  【單選題】下面哪一條不是心理健康的標準?( )

  A.對現(xiàn)實的有效知覺

  B.智力超常

  C.自我調(diào)控能力

  D.人格結(jié)

  編輯推薦:

  教師資格全國統(tǒng)考VIP保過課程全面熱招中

  教師資格證考試統(tǒng)考大綱匯總

  2015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報名時間 | 考試流程

  2015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zhì)》復習要點匯總

  幼兒散文練筆

  環(huán)球網(wǎng)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huán)球網(wǎng)校教師資格頻道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wǎng)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教師資格資格查詢

教師資格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教師資格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shù)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huán)球網(wǎng)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