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學》第四章:學生和教師的關系


>>>2013年教師資格通用版保過班輔導震撼上線!八折優(yōu)惠! 2013各省教師資格考試信息
>>>點擊進入: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學》考點匯總
>>>點擊進入:湖南省各市2013年教師資格證考試信息通知
第三節(jié) 學生和教師的關系
師生關系是指學生和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tài)度。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是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育目標,以各自獨特的身份和地位通過教與學的直接交流活動而形成的多性質、多層次的關系體系。學校的教育活動是師生雙方共同的活動,是在一定的師生關系維系下進行的。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
一、教學上的授受關系
師生在教育內容的教學上結成授受關系,這是有關師生在教學中關系的最簡單的表述。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處于教育和教學的主導地位,從教育內容的角度說,教師是傳授者,學生是接受者。作為處于主導地位的教師,能否建立正確的學生觀,能否正確地處理這種授受關系,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教育的水準和質量。
(一)從教育內容的角度說,教師是傳授者,學生是接受者
從教師與學生的社會角色規(guī)定意義上看,在知識上,教師是知之較多者,學生是知之較少者;在智力上,教師是較發(fā)達者,學生是較不發(fā)達者;在社會生活經驗上,教師是較豐富者,學生是欠豐富者。教師之于學生有明顯的優(yōu)勢。教師的任務是發(fā)揮這種優(yōu)勢,幫助學生迅速掌握知識、發(fā)展智力、豐富社會經驗。但這一過程并不是單向傳輸過程,它需要有學生積極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參與,需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二)學生主體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條件
我們的教育所要培養(yǎng)的生動活潑、主動發(fā)展的個體,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發(fā)展的人,而不是消極被動、缺乏主動性和責任心的下一代;要培養(yǎng)主動發(fā)展的人,就必須充分調動個體的主動性。不能想象,消極被動的教育能夠培養(yǎng)出主動積極發(fā)展的人來。但同時,個體身心的發(fā)展并不是簡單地由外在因素施加影響的結果,而是教師、家庭、社會等外在因素通過學生的內在因素起作用的結果。沒有個體主動積極的參與,沒有師生之間的互動,沒有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積極內化,學生的主動發(fā)展是難以實現的。
(三)對學生指導、引導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教師的責任是幫助學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終是要促成學生能夠不再依賴于教師,學會學習,學會判斷,學會選擇,而不是永遠牽著他們的手。社會是在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學習的標準、道德的準則、價值的取向也是不斷變化的,整個世界發(fā)展的基本特點之一就是多元化。我們不可能期望在學校里教授的東西能使學生受用終生。我們不僅要認可而且要鼓勵學生善于根據變化著的實際情況有所判斷、有所選擇、有所發(fā)揮。
所以,有關“授受關系”的提法是局限性的,只是最初級的表述。二人格上的平等關系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既是現代師生關系的主要標志,又是社會主義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的反映,是教育活動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雖然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角色、地位和知識水平等方面存在著差異,但師生之間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發(fā)揚教學民主,并不意味著削弱權威,反而還會有助于教師創(chuàng)造性和主導作用的發(fā)揮。民主平等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要求。教育工作的最大特點在于,它的工作對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動著的個體,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中的基本關系,反映著不同的社會發(fā)展水平,也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素質要求。
二、師生關系
(一)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在人格上與教師是平等的
封建社會“三綱五?!钡牡燃壷贫?,推演到師生關系上就是“師為生綱”。在封建的師生關系看來,教師之于學生,有無可辯駁的真理和權威性,學生服從教師是天經地義的,所謂“師嚴乃道尊”之謂也。這種不平等的師生觀,其影響今天仍在。不徹底消除這種影響,不充分認識到學生獨立的社會地位和法律地位,就不可能建立社會主義的新型師生關系。
(二)嚴格要求的民主的師生關系,是一種朋友式的友好幫助的關系
傳統的“師道尊嚴”的師生關系,在管理上則表現為“以教師為中心”的專制型的師生關系,這種關系的基礎是等級主義的,其必然結果是導致學生的被動性和消極態(tài)度,造成師生關系緊張。“教師中心論”學說以德國的赫爾巴特為代表人物。他認為,學生的成長完全仰仗于教師對于教育教學活動的指導,因此十分強調教師的權威,甚至認為學生對教師必須保持一種被動狀態(tài)。
作為對這種專制型師生關系的反抗,l9世紀末以后,出現了以強調“兒童為中心”的師生關系模式。這種理論以法國的盧梭和美國的杜威為代表人物。他們看到了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的主動性,強調教育活動的成功必須以學生的自覺積極性為前提,因此十分強調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甚至認為學生能夠完全決定整個教育過程,導致教師放棄對于學生的主動引導,追隨在學生自發(fā)性活動的后面。在哲學上,這種師生關系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兒童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對改變傳統的師生對立狀態(tài)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但在管理上卻出現了一種放任主義的偏向,這對于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和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樣是不利的。所以,嚴格要求的民主的師生關系,是一種朋友式的友好幫助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下,不僅師生關系和諧,而且學習效率高?,F代的師生關系是以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地對待學生、熱愛學生為基礎,同時,又看到學生是處在半成熟、發(fā)展中的個體,需要對他們正確指導。
最新資訊
- 5月17-18日考試!2025上半年高中數學教師資格面試試講真題教案模板2025-04-03
- 2025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數學試講題目教案:函數的單調性2025-04-03
- 2025上半年教資結構化面試問題及答案思路2025-04-03
- 2025上半年教資面試試講教案萬能模板:提分話術2025-04-03
- 25上半年初中數學教資面試試講題目:立方根2025-04-02
- 2025上半年小學教資面試教案模板數學(試講)2025-04-02
- 2025上半年小學數學教資面試教案模板:因數和倍數2025-04-02
- 2025上半年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模板:望洞庭2025-03-31
- 2025上半年小學語文教資面試試講真題模板:圓明園的毀滅2025-03-31
- 2025上半年高中物理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真題教案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