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心理咨詢師技能考試知識點歸納4


一、本案例最可能的診斷是什么?診斷的依據(jù)是什么?答:本案例最可能的診斷是:非精神病性障礙、神經(jīng)癥性障礙、恐怖性神經(jīng)癥、社交恐怖癥。 診斷的依據(jù)是:恐怖或恐懼癥狀;內(nèi)容充分泛化;有自知力,能夠主動求醫(yī)或按照病與非病三原則排除重性精神病;病程持續(xù)時間較長;社會功能已經(jīng)受損;精神負擔重,內(nèi)心痛苦。
二、引發(fā)求助者問題的原因是什么?答:引發(fā)求助者問題的原因是:生物原因:該求助者在青春期生理上處于發(fā)育階段,由于認識水平低,形成的心理問題容易泛化而轉(zhuǎn)變成心理障礙。 社會原因:家庭教養(yǎng)嚴厲;少年受父親訓斥而感覺恐懼;由于在成長過程中受上述生活事件的影響和錯誤認知,以至于不敢與異性交往,逐漸發(fā)展到不敢與人交往;道德觀念因素對心理障礙的形成有一定影響。心理與行為方面的認知原因:錯誤觀念:認為打打鬧鬧是不正經(jīng);對現(xiàn)實問題的誤解或錯誤評價:怕接觸男生,見到男女生之間的往來感到很反感;持久的負性情緒記憶:受父親訓斥的事件一直困擾著自己,與人接觸就緊張、害怕。
三、通常從哪些方面來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亂的嚴重程度?答:通常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定求助者心理與行為的嚴重程度:1、臨床癥狀表現(xiàn)2、求助者的自知力3、社會功能受損程度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5、問題持續(xù)時間6、問題是否泛化7、心理測量量表的評定。
四、 如何對該求助者的心理活動進行定性分析?答:對該求助者的心理活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定性分析:1.根據(jù)判斷正常心理活動與異常心理活動的三項原則.可知對于該求助者,客觀并沒有恐怖的刺激,但其害怕與外界的接觸,因此不符合統(tǒng)一性原則;各種心理過程之間協(xié)調(diào)一致;具個性相對穩(wěn)定,故其心理活動在不正常范圍。2.從求助者的“求醫(yī)行為”來判斷,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現(xiàn)出強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動求醫(yī)。3從求助者對“癥狀”的“自知”程度來分析,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能認識到自己的心理行為異常,也能分析其產(chǎn)生的原因.希望通過一定的方法來解決。
最新資訊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認知行為考點分享2025-04-18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操作技能考點分享2025-04-17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精神分析考點分享2025-04-16
- 心理咨詢師理論知識部分重要考點分享2025-04-15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心理咨詢技能操作知識要點(五)2025-04-09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心理咨詢技能操作知識要點(四)2025-04-08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心理咨詢技能操作知識要點(三)2025-04-07
- 心理咨詢師科普:心理學七大主要流派2025-04-03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心理咨詢技能操作知識要點(二)2025-04-03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心理咨詢技能操作知識要點(一)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