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史上重要人物之桑代克


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桑代克作為動物心理學的鼻祖,聯(lián)結主義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創(chuàng)建了教育心理學,與吳偉士共同研究學習遷移,并設計了心理測驗,為美國教育測驗運動的領袖之一。他是一位站在行為主義學派邊上的心理學家。生于美國麻省一位牧師家庭,他生性害羞、孤獨,只有在學習中才能找到樂趣,也特別有學習的天賦,他一生致力于心理學研究,著述頗多。 他于1895年到哈佛大學受教于詹姆斯,做小雞走迷津實驗。后轉到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繼續(xù)利用貓和狗等做實驗。1898年在卡特爾的指導下,以《動物的智慧:動物聯(lián)想過程的實驗研究》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在該校教育學院工作40年,先后任教員(1899)、副教授(1901)、教授(1903),于1940年退休。1942年又回哈佛大學任詹姆斯講座,繼續(xù)從事心理學研究,直到1949年去世。
桑代克的研究興趣十分廣泛,他是美國哥倫比亞學派的主要代表,又是動物心理實驗的首創(chuàng)者,教育心理學體系和聯(lián)結主義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并設計了心理測驗,為美國教育測驗運動的領袖之一。正因為如此,一些史學家將他劃歸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派,但也有不少人認為他更象行為主義學派的人物,可他本人卻認為他并不屬于任何一個學派。鑒于桑代克的研究成果對行為主義心理學派的影響,我們暫且將他納入行為主義學派。
桑代克對行為主義學派的影響主要來源于他對小雞、小貓研究的結果。1895年,他到哈佛大學受教于詹姆斯,做小雞走迷津實驗(即走迷宮),后轉到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繼續(xù)利用貓和狗等做實驗。他在實驗中發(fā)現,最初,小雞小貓小狗都是在死路里轉來轉去,偶爾會找到出口,逃出迷宮,而這通常需要花很多時間;但重復多次以后,小雞小貓小狗在死路中轉的次數都會減少,花費的時間也會減少很多;訓練到一定次數以后,一把它們放入迷宮,它們甚至會立即直奔出口而去,很快就逃脫了。桑代克認為,小雞小貓小狗都不是通過推理和觀察而學會逃出迷宮的;它們之所以能夠順利逃脫,原因只有一點,那就是不斷的嘗試,在不斷的嘗試和失敗中慢慢消除那些無用的行為,記住那些有助于逃脫的行為,用桑代克的話說,就是它們已經在這些有用的行為和行為的目標之間建立了聯(lián)系。桑代克進一步提出了他的“聯(lián)系法”理論,這一理論主要包括兩大學習定律:
1.練習律。
桑代克認為,練習次數的多寡,影響刺激和反應之間練習的穩(wěn)固程度。練習越多,練習越緊密,小雞越清楚要采取什么行動,逃脫的速度越快;練習越少,練習就不夠緊密,小雞就越難找到出口。
雖然桑代克的“聯(lián)系法”理論后來被行為主義者吸收并成為他們的主要理論原則,但桑代克本人對行為主義學派的熱情卻并不高。也許是因為他的研究興趣太過廣泛,而其中有很多是關于精神和意識方面的,這是行為主義者所不能容忍的,而桑代克本人也并不欣賞行為主義者那種將精神和意識一棍子打死的作法,因而對行為主義的觀點異議頗多,所以就只能算是一位站在行為主義學派邊上的心理學家了。
2. 效果律。
桑代克認為,哪一種行為會被“記住”,會與刺激建立起聯(lián)系,取決于這種行為產生的效果。例如,迷宮是一個刺激,小雞在迷宮中會作出多種行為反應,但大多數反應都不能幫助它們逃出迷宮,而另一些行為則使它們得以逃脫并得到食物。因此,小雞就記住了這些有效的行為,將迷宮這個刺激和這些有效的行為聯(lián)系起來了。以后,一進迷宮,它們就知道作出什么反應。
桑代克的“問題箱”實驗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E.L. Thorndike ) , 他曾做過許多動物學習的實驗,并用以解釋學習的實質與機制。其中,讓餓貓?zhí)映觥皢栴}箱”的學習是他的經典實驗之一。(來源:壹心理網www.xinli001.com)
具體實驗情況是這樣的。
桑代克用木條釘成的箱子里,有一能打開門的腳踏板。當門開啟后,貓即可逃出箱子,并能得到箱子外的獎賞??魚。
試驗開始了。一開始,餓貓進入箱子中時,只是無目的地亂咬、亂撞,后來偶然碰上腳踏板,餓貓打開箱門,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
接著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餓貓關在箱子中,如此多次重復,最后,貓一進入箱中即能打開箱門。
桑代克據此認為,學習的實質就是有機體形成“刺激”(S)與“反應”(R)之間的聯(lián)結。他明確地指出“學習即聯(lián)結,心即是一個人的聯(lián)結系統(tǒng)?!蓖瑫r,他還認為學習的過程是一種漸進的嘗試錯誤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關的錯誤的反應逐漸減少,而正確的反應最終形成。根據他的這一理論,人們稱他的關于學習的論述為“試誤說”。
通過大量的人和動物的實驗,桑代克總結了三條學習定律:
1. 準備律:強調學習開始前預備定勢的作用。
2. 練習律:強調聯(lián)結的應用。
3. 效果律:凡導致滿意結果的行為被加強,而帶來煩惱的行為則會被削弱或淘汰。
“效果律”后來被持這種學習觀的理論家發(fā)展成為“強化”學說,其中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斯金納(B.F.Skinner ) 對桑代克的“試誤說”進一步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桑代克的著作很多,有500多種,其中有不少是巨著和專著。主要著作有《動物智慧》(1911)、《教育心理學》(三卷本,1903/1913-1914)、《智力測驗》(1927)、《人類的學習》(1931)、《需要、興趣和態(tài)度的心理學》(1935)、《人類與社會秩序》(1940)等。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最新資訊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認知行為考點分享2025-04-18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操作技能考點分享2025-04-17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精神分析考點分享2025-04-16
- 心理咨詢師理論知識部分重要考點分享2025-04-15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心理咨詢技能操作知識要點(五)2025-04-09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心理咨詢技能操作知識要點(四)2025-04-08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心理咨詢技能操作知識要點(三)2025-04-07
- 心理咨詢師科普:心理學七大主要流派2025-04-03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心理咨詢技能操作知識要點(二)2025-04-03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心理咨詢技能操作知識要點(一)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