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咨詢師 > 心理咨詢師備考資料 > 心理咨詢過程中常用的行為療法之七:求助者中心療法

心理咨詢過程中常用的行為療法之七:求助者中心療法

更新時間:2012-11-15 09:04:24 來源:|0 瀏覽0收藏0

心理咨詢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概括介紹心理咨詢過程中常用的求助者中心療法

    求助者中心療法為羅杰斯所創(chuàng)立,其哲學基礎是人本主義。他的基本假設是:人是可以信賴的;人有很大潛能;人有自我實現(xiàn)傾向;人有機體智慧;咨詢關系對人的成長有重要作用。它將咨詢關系視為是咨詢過程的開始,也是咨詢過程的結束,是咨詢中的主要事件,咨詢以關系為導向。求助者中心療法的最根本的特點是咨詢以關系導向,它認為求助者發(fā)生積極改變的充分必要條件是咨詢關系,該療法的治療目標可以歸納為促進個體成長為自我實現(xiàn)的人。該療法最富有特色的理論觀點不是咨詢師的技巧、態(tài)度,而是求助者有自我治愈的能力。它的三個主要技術是:理解(設身處地地理解)、坦誠(坦誠的交流)無條件地接受。求助者中心療法認為心理失調(diào)主因產(chǎn)生的原因是自我概念與經(jīng)驗不協(xié)調(diào)(不是錯誤認知,不是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也不是與客觀現(xiàn)實不相適應)因此,該療法的實質(zhì)是重建個體在自我概念和經(jīng)驗之間的和諧。由于該療法認為決定咨詢治療導向的首要責任者是求助者(不是咨詢師,也不是咨詢師和求助者)所以該療法的潛在局限性在于咨詢師失去作用。

    設身處地理解的具體技術包括:關注;語言交流;非語言交流;沉默。

    坦誠交流的技術是:并不固定的角色;自發(fā)性;無防御反應;一貫性;自我的交流。

    在羅杰斯理論中涉及到的“現(xiàn)象場”,指的是:A、人的主觀世界;B、外部客觀世界;C、人與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D、人所處環(huán)境。

    在羅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論中每個人的價值評價過程可分為:A、一種;B、二種;C、三種。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2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2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wǎng)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心理咨詢師資格查詢

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shù)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huán)球網(wǎng)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