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級建筑師建筑結構抗震輔導精選(18)


(五)框架一抗震墻結構抗震構造措施
( 1 )抗震墻的厚度不應小于 160mm 且不應小于層高的 1 / 20 ,底部加強部位的抗震墻厚度不應小于 200mm 且不應小于層高的 1 / 16 ,抗震墻的周遍應設置梁(或暗梁)和端柱組成的邊框;端柱截面宜與同層框架柱相同,并應滿足對框架柱的要求;抗震墻底部加強部位的端柱和緊靠抗震墻洞口的端柱宜按柱箍筋加密區(qū)的要求沿全高加密箍筋。
( 2 )抗震墻的豎向和橫向分布鋼筋,配筋率均不應小于0.25 % ,并應雙排布置,拉筋間距不應大于 600mm ,直徑不應小于 6mm 。
( 3 )框架-抗震墻結構的其他抗震構造措施應符合對抗震墻的有關要求。(
六)板柱-抗震墻結構抗震設計要求
( l )板柱一抗震墻結構的抗震墻,其抗震構造措施應抗震墻的有關規(guī)定,且底部加強部位及相鄰上一層應設置約束邊緣構件,其他部位應設置構造邊緣構件;柱(包括抗震墻端柱)的抗震構造措施應符合對框架柱的有關規(guī)定要求。
( 2 )房屋的周邊和樓、電梯洞口周邊應采用有梁框架。
( 3 ) 8 度時宜采用有托板或柱帽的板柱結點,托板或柱帽根部的厚度(包括板厚)不宜小于柱縱筋直徑的 16 倍。托板或柱帽的邊長不宜小于 4 倍板厚及柱截面相應邊長之和。
( 4 )房屋的屋蓋和地下一層頂板,宜采用梁板結構。
( 5 )板柱一抗震墻結構的抗震墻,應承擔結構的全部地震作用,各層板柱部分應滿足計算要求,并應能承擔不少于各層全部地震作用的 20 %。
( 6 )板柱結構在地震作用下按等代平面框架分析時,其等代梁的寬度宜采用垂直于等代平面框架方向柱距的 50 %。
( 7 )無柱帽平板宜在柱上板帶中設構造暗梁,暗梁寬度可取柱寬及柱兩側各不大于 1 . 5 倍板厚。暗梁支座上部鋼筋面積應不小于柱上板帶鋼筋面積的 50 % ,暗梁下部鋼筋不宜少于上部鋼筋的 1 / 2 。
( 8 )無柱帽柱上板帶的板底鋼筋,宜在距柱面為 2 倍縱筋錨固長度以外搭接,鋼筋端部宜有垂直于板面的彎鉤。
( 9 )沿兩個主軸方向通過柱截面的板底連續(xù)鋼筋的總截面面積,應符合下式要求:
(七)筒體結構抗震設計要求
( 1 )框架一核心筒結構應符合下列要求:
l )核心筒與框架之間的樓板宜采用梁板體系。
2 )低于 9 度采用加強層時,加強層的大梁或析架與周邊框架柱的連接宜采用鉸接或半剛性連接。
3 )結構整體分析應計入加強層變形的影響。
4 ) 9 度時不應采用加強層。
5 )在施工程序及連接構造上,應采取措施減小結構豎向溫度變形及軸向壓縮對加強層的影響。
( 2 )框架一核心筒結構的核心筒、筒中筒結構的內筒,其抗震墻應符合有關技術規(guī)范對抗震墻的有關規(guī)定要求。
( 3 )內筒的門洞不宜靠近轉角。
( 4 )樓層梁不宜集中支承在內筒或核心筒的轉角處,也不宜支承在洞口連梁上;內筒和核心筒支承樓層梁的位置宜設暗梁。
( 5 )一、二級核心筒和內筒中跨高比不大于 2 的連梁;當梁截面寬度不小于 400mm時,宜采用交叉暗柱配筋;全部剪力應由暗柱承擔,并按框架梁構造要求設置普通箍筋;當梁截面寬度小于 400mm且不小于 200mm時,除普通箍筋外,宜另加設交叉的構造鋼筋。
- ·2010年建筑師網上輔導招生簡章
- ·建筑師在線??及偬自囶}搶先做 環(huán)球網 校edu24ol.com
- ·09二級建筑師考試成績查詢匯總
- ·施工與設計業(yè)務管理講義匯總
- ·09一級建筑師考試成績查詢匯總
最新資訊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樓梯的有關問題2025-04-07
- 2025年一級注冊建筑師《經濟與施工》備考知識點2025-02-21
- 2025年一級注冊建筑師經濟與施工知識點2025-02-19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經濟、施工與設計業(yè)務管理》備考知識點2025-02-17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知識點:建筑經濟、施工與設計業(yè)務管理2025-02-13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經濟、施工與設計業(yè)務管理》知識點2025-02-11
- 重磅!2025年一級建筑師知識點匯總,一鍵免費下載2025-01-21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知識點匯總2025-01-16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各科教材變動情況匯總(完整版)2025-01-15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經濟、施工與設計業(yè)務管理》教材變動詳情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