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復習


一、 學生的認知差異及其教育含義
(一) 認知方式差異
認知方式又稱認知風格,是個體在知覺、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等認知活動中加工和組織信息時所顯示出來的獨特而穩(wěn)定的風格。學生間認知方式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場獨立型與場依存型、沉思型與沖動型、輻合型與發(fā)散型等方面。
1. 場獨立型與場依存型
具有場獨立方式的人,對客觀事物作判斷時,常常利用自己內部的參照,不易受外來因素影響和干擾;在認知方面獨立于他們的周圍背景,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獨立對事物作出判斷。具有場依存方式的人,對物體的知覺傾向于以外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jù),他們的態(tài)度和自我知覺更易受周圍的人們,特別是權威人士的影響和干擾,善于察言觀色,注意并記憶言語信息中的社會內容。
2. 沉思型與沖動型
沖動與沉思的標準是反映時間與精確性。
3. 輻合型與發(fā)散型
(二) 智力差異
1. 智力與智力測量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納量表(簡稱S―B量表)。
(比率智商&離差智商)
(三) 認知差異的教育含義
首先,應該創(chuàng)設適應學生認知差異的教學組織形式。其次,采用適應認知差異的教學方式,努力使教學方式個別化。
最后,運用適應認知差異的教學手段。
二、 學生的性格差異及其教育含義
(一) 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個體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的態(tài)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
(二) 性格的差異
1. 性格的特征差異
關于性格的特征差異,心理學家一般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的:一是對現(xiàn)實態(tài)度的性格特征;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三是性格的情緒特征;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2. 性格的類型差異
依據(jù)個人心理活動的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為外傾型與內傾型兩類;依據(jù)一個人獨立或順從的程度,可以把人的性格分為獨立型和順從型兩類。
(三) 性格差異的教育含義
環(huán)球網(wǎng)校聯(lián)手多位老師隆重推出教師資格輔導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jīng)驗】教學經(jīng)驗交流
最新資訊
- 5月17-18日考試!2025上半年高中數(shù)學教師資格面試試講真題教案模板2025-04-03
- 2025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數(shù)學試講題目教案:函數(shù)的單調性2025-04-03
- 2025上半年教資結構化面試問題及答案思路2025-04-03
- 2025上半年教資面試試講教案萬能模板:提分話術2025-04-03
- 25上半年初中數(shù)學教資面試試講題目:立方根2025-04-02
- 2025上半年小學教資面試教案模板數(shù)學(試講)2025-04-02
- 2025上半年小學數(shù)學教資面試教案模板:因數(shù)和倍數(shù)2025-04-02
- 2025上半年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模板:望洞庭2025-03-31
- 2025上半年小學語文教資面試試講真題模板:圓明園的毀滅2025-03-31
- 2025上半年高中物理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真題教案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