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基礎理論惡補之咨詢心理學第五節(jié)第一單元


一、“人類性科學”概念的外延和內涵
(一)外延
人類的性與動物的性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殊性。有關動物性行為的問題,在“人類性科學”里,不作為討論的重點。
有作者認為,應從三維角度來理解人類的性,即從生物、心理、社會三個方面說明人類的性活動。這種看法大致是不錯的。正如著名學者吳階平先生指出的:“性是生物繁衍的基礎。人類正是由于具有性的特征和性的能力,才有了男、女結合,種類才得以延續(xù)進化。性行為是人的一種本能,然而,許多因素,包括社會、心理、遺傳、疾病等等,都會影響和破壞這種本能?!保▍请A平.性醫(yī)學,編譯前言)但是,當我們解讀這三個維度的內涵時,必然會引導出五類相關學科的內容,即性道德、性法律、性生理、性醫(yī)學和性心理學。這五門科學的相關知識組合在一起,便構成一門新學科――“人類性科學”。“人類性科學”的范圍又與通常所說的“性學”有區(qū)別?!叭祟愋钥茖W”不涉及、不研究諸如“性文學”、“性藝術”、“性技巧”、“性工具”之類的東西。以“人類性科學”為基礎的“性教育”或“性咨詢”等等,嚴格把握學科概念的外延,不越邊界。同時,在教育和咨詢工作中,首先必須強調的當然是性道德操行和性法律知識,在明確此類問題之后,才可以全面了解人類的性問題,因為人永遠是人,不是其他一般動物。
(二)人類性科學的內涵
人類的本質,即人性,是由生理、心理和社會三種基本屬性組成,所以,人類的性也含生物、心理與社會這三種因素。為此,在“人類性科學”之中討論的問題,主要包括三大類:人類性的生物因素、人類性的心理因素、人類性的社會因素。
1.性的生物因素
性的生物因素是說,人類性行為有遺傳特性,是一種有序的生理過程。這種生理過程受到中樞神經系統以及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影響。從發(fā)生學來看,生物因素是人類性活動的基礎。
2.性的心理因素
性的心理因素是說,人類性行為是個體的性需求、性動機、性態(tài)度、性情緒、性經驗以及人格特征在性活動中的綜合體現?,F代研究表明,對人來說,性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因素決定的。
3.性的社會因素
性的社會因素指的是家庭、宗教、人際關系、道德與法律等,這些都會塑造、調整和影響人類性活動。盡管不同民族、國家和地區(qū)有文化差異,但就性行為而言,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只有符合性道德和遵守性法律的性行為,才能被社會主流文化認可。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2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2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二、人類的性特征
正如虞積生等在《成人性教育手冊》一書中指出的,人類的性有以下特征:
(一)性的普遍性
性的普遍性表現在:
1.性與人類共同存在,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與性無關,性作為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是每個正常人都有的。
2.人類性行為中,只有性交能導致懷孕,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世界上每一個人,毫無例外,都是性交的產物(人工授精的“試管嬰兒”只是人類繁衍的特例)。
(二)功能多樣性
從性的作用來看,如果說生物的性功能在于生殖繁衍,那么人類性功能除此之外,還有更加豐富的內容。根據學者們的研究,人類性行為的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它是滿足人的生殖需要,是生兒育女的手段;
2.在維系夫妻關系上起紐帶作用;
3.它能滿足人的心理需要,維持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
4.最后,在某些人群中,它是為了達到性以外某種目的的手段。
(三)選擇性、排他性
根據生物進化與發(fā)展的觀點,性行為是從嚴格的程式化的本能性行為發(fā)展成為靈活的、有選擇的動機性行為。人類性行為的對象或目標是經過選擇的,不是泛化而是分化的對象。在所有文化中,選擇異性為性對象,即異性戀,是占優(yōu)勢的性趨向。動物的性選擇和排他,是依靠力量爭得交配權,而人則是以婚姻方式保障性選擇和排他性,這是該特點的法律手段,是性交的法律背景。在人類社會中,婚姻與性交是一對雙生子,這是人類性特征的特點。至于排他性,恩格斯曾指出,性愛按其本性來說,就是排他的。這種排他性有心理上的原因,同時也受到法律的保護。
(四)責任性
人類性活動雖有多重目的和作用,但其基本方面還在于生殖繁衍,夫妻間的性交是人類性活動的主要形式,使人類生殖繁衍得以進行和實現。人類性活動是一個自覺行為,具有明確的社會責任性。所以,一切有責任能力的個體,對自己性行為的一切結果負全部責任。
(五)文化-社會制約性
在每一個社會、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正統的性活動方式和性行為模式。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文化則有不同的種類繁多的性活動,這是人類性特征最具有特色的方面。以上是人類性特征的主要方面。此外,有的學者認為,人類性活動的無季節(jié)性、人類女性性高潮以及手在性活動中的參與和運用,也是人類性活動區(qū)別于動物的特征。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2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2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三、性道德與性態(tài)度
(一)性道德
性道德是社會道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性道德是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是對性行為的規(guī)范。人們根據這些規(guī)范,判斷性行為的好與壞、對與錯、善與惡;也就是說,對于人的性行為作出道德判斷。
1.性道德具有控制功能和調節(jié)功能
性道德的控制功能,是社會對性行為的“軟”控制。所謂“軟”,是相對于法律而言,即非強制性實施;所謂.尸控制”,是通過社會輿論形成社會壓力,以達到約束、制止不良性行為的目的。
性道德的調節(jié)功能,是通過性道德的文明典范,引導社會人群在性行為方面,更加認性化、文明化,調整和引導人們的性行為,提高社會人群性關系的文明水平。
性文明是整個社會文明的標志之一。馬克思曾指出:“男女之間的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關系。因而,根據這種關系就可以判斷出入的整個文明程度。”
2.性道德的特點
(1)多樣性
不同地區(qū)文化、民族、社會、宗教,甚至同一社會中的不同階層,道德評價可以相去甚遠。為此,性道德便表現出它的多樣性。民族學和人類學的研究,將人類史上曾出現過的性文化分為三大類,即反性欲文化、親性欲文化和中間性文化。反性欲文化將性行為看作罪惡,堅決予以壓制;親性欲文化放縱性行為,對風流韻事予以鼓勵;中間性文化是選擇性的制止不良性行為。
(2)一致性
人類的大多數群體,是把人的性行為限制在婚姻范圍之內,這一點在全人類有共同性。顯然,這不但有利于種族延續(xù),而且有利于財產的繼承。
(3)繼承性
人類在進化發(fā)展過程中,總是將有利于自身發(fā)展的風俗一代代保留下來,性的道德繼承就是這一類性質的繼承。它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地棄惡揚善,以人類自身發(fā)展的利益為參照系,決定對哪些性習俗行為保留,對哪些予以制止。
(4)雙重性
性道德標準的雙重性有以下兩種表現:
A. 理想期待與現實行為的脫節(jié):理想化的性行為控制和期待,提出有利于社會和人群的性行為標準,告訴人們應當如何做,它是社會對個體的要求;而現實中,人們的行為并不是那樣進行,人們又有另一種標準,其參照點是怎樣更方便自己。性心理咨詢的任務應當是努力使人們盡量縮小這兩者之間的差距。
B. 雙重標準的第二種表現,是對男女的性行為道德評判不一致。這不但在舊時代文化中是主流文化,即便在現代人類文化中,也仍然存在著。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2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2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3.現代性道德的特點
(1)嚴肅性
性道德的嚴肅性由兩個充分和必要條件來保證:
A. 性行為應在婚姻內進行;
B. 性行為應是雙方愛情的表達。
恩格斯說過:“對于性交關系的評價,產生了一種新的評價,不但要問:它是結婚的,還是私通的,而且還要問:是不是為了愛情,為了互相的愛而發(fā)生的?!保ǘ鞲袼梗彝?、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2)平等
性道德的平等性可表現為以下幾點:
A. 性交過程雙方自愿;
B. 性交中雙方享有同等權利和義務。
(3)科學
性道德的科學性最低應涵蓋以下三點:
A. 遵守性醫(yī)學原則,不得將疾病傳染給對方;
B. 遵守性生理學原則,在對方生理條件不許可時,不應要求對方性交;
C. 遵守性心理學原則,性交時不得帶有性心理虐待傾向。
(二)性態(tài)度
性態(tài)度是人的一種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它由三種因素構成:性認知、性情感和性行為傾向。三種因素彼此交錯,形成較為穩(wěn)定持久的系統。
性認知的內涵有二:
1.對性規(guī)范(性法律、性道德等)的認識;
2.對性知識的理解。
在性態(tài)度的上述三種因素中,性認知成分是最重要的,因為人的性行為是以性認知為前導的。性認知不僅包含性知識的內容,而且還包括對性規(guī)范,如與性有關的法律和性道德的知識,這是人形成正確性態(tài)度的重要前提。
性情感是人對性行為的體驗。性情感成分是人對性行為的情緒體驗,即對性生理反應的主觀感受。由于性反應是十分復雜的生理過程,人的性情感往往是色彩豐富和十分深刻的,對性行為傾向有重要影響,因此,性情感成分的好壞,可以左右性態(tài)度是否堅定和持久。
性行為傾向是人對性行為的期待和意向。性態(tài)度中的性行為傾向,是人對性行為的期待、要求和意向,它不是性行為本身,但具有較強的情景性特點,易受環(huán)境等因素干擾,也受個體心境的制約。
此外,性態(tài)度的個體差異是比較明顯的。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2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2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最新資訊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認知行為考點分享2025-04-18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操作技能考點分享2025-04-17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精神分析考點分享2025-04-16
- 心理咨詢師理論知識部分重要考點分享2025-04-15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心理咨詢技能操作知識要點(五)2025-04-09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心理咨詢技能操作知識要點(四)2025-04-08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心理咨詢技能操作知識要點(三)2025-04-07
- 心理咨詢師科普:心理學七大主要流派2025-04-03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心理咨詢技能操作知識要點(二)2025-04-03
- 備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心理咨詢技能操作知識要點(一)2025-04-02